首页 > 其他 > 〔更121〕沪上人家(年代) 作者:骊偃 > 第67章

第67章 第2页

目录
    她扯的浅灰色华达呢布料做的,里面填了厚厚的新棉花,挺括耐穿,厚实暖和,穿上她就不想脱下来,暖暖的多舒服啊。

     老太太看她这样,也不想管了,摆摆手,“行行,走吧,早去早回。

    ” 褚韵拎着切下来的两斤火腿和一包干菌子,冲穿戴一新的两个小家伙招招手:“采采、昭昭,走了。

    ” 两人欢呼一声,手牵着手蹦蹦跳跳地先褚韵一步跑出了门。

     邱秋说是想睡个懒觉,结果,没睡成,给老太太做了遍针灸,自己反倒精神了。

    这会儿去睡吧,刚吃过早饭,也不困,到处转了圈,发现能干的活,二姐都干完了,碗洗了,锅刷了,地拖了,窗擦了,连昨天换下的衣服,人家一早都给洗好晾在阳台上了。

     老太太吃过药,看她闲来无事,吩咐道:“去把西边那间储藏室打开,里面的东西整理整理。

    ” 行啊。

     邱秋拿来钥匙,打开储藏室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撂起来的箱笼。

     老太太指指门里靠墙放着的一个红木靠椅:“翻过身是一个矮梯子,这是当年专门为开箱定制的。

    ” 储藏室多年没打开,椅子上、箱子上均落了层灰。

     邱秋转身端盆温水、拿了块软棉布来,先擦椅子,再将椅子翻过来变成矮梯子,坐上去擦箱子。

     靠正墙放的一排,共有九只,三三撂放在一起,都是用整张牛皮或是羊皮做的描金大箱,大红的漆底上用金粉描了花,很轻,里面却扎扎实实地放满了东西。

     两侧亦放有不同的箱子,左手边是两只撂放在一起的带有黄铜锁片的红木大箱,里面放着银勺、银筷、银碗、瓷盘、瓷碗等,另一只放的是装饰用的瓷器、铜器、银器、水晶、泥塑、木雕等物。

     邱秋看中一对瓷器花瓶、一套精致的锡果盘和一组五个泥塑玩偶,当下就单独拿了出来。

     老太太看了直乐:“眼光不错,那锡果盘是当年你大舅公从北京给我带回来的,结婚头几年,一直用着。

    后来战乱,来回搬家,才将它收起来。

    解放后吧,大家的生活越过越往简朴里来,哪还敢摆它。

    ”老太太捧起其中一个残缺的玩偶,眼带怀念、怜爱道:“这是你大伯小时候逛城隍庙买的,你看这个娃娃头上有个缺口,你公公抢着要玩,不小心摔的。

    ” 邱秋接过来,拿干布巾擦了擦,看了看缺口:“回头找个老师傅修一修。

    ” 老太太摆摆手:“算了,就这样吧。

    ” 邱秋捧着看了又看,别说,带了岁月的痕迹,历史的证据,它身上亦多了层故事的美感。

     另一边放着只墨绿色的木头立箱,足有一米高,是老爷子年轻时用的,四角八边用褐色的铁皮、铁钉包着,精致漂亮。

     打开它,就像翻开了一本书,淡褐色的缎子做衬里,一边是三个抽屉,另一边挂着套深灰色的西装三件套。

     老太太轻轻抚过衣服,拉开小抽屉,挨个儿跟邱秋介绍道:“这只钻石别针是结婚后,我在先施男装柜台给他买的。

    这一副西装上用的钻石纽扣,是他三十岁生日,我提前半年找人定做的……” 中间抽屉里放着几封信,邱秋描了眼,纸张泛黄,还待要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