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更121〕沪上人家(年代) 作者:骊偃 > 第200章

第200章

目录
    “那,我可以上班吗?” “可以啊,只一点,别累着,别熬夜,烟酒戒掉。

    ” “好。

    ”得了病情稳住的消息,王争是一刻都不想在沪市待了,迫不及待地想回家,跟家人分享这个好消息。

     送走王争,转眼到了6月1日。

     昭昭幼儿园有节目,她参加了百米短跑和航模展。

     老太太、俞佳佳拿着相机陪她去幼儿园,青丫在家看孩子,褚辰骑车载着邱秋去考试。

     考试是在中医药大学的一个大教室里进行的,先考政治,后考专业。

     在考“医古文和中医基础”时,要求对《素问·至真要大论》“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一段原文断句和译成现代汉语。

     第三场考“中医临床”,最后一道题是“任选一个你满意的病例,详述病史、临床症状、中医诊断、诊断依据、治疗方药及效果,并以理法方药加以分析”。

     邱秋是依照王争的病例写的。

     几日后发榜,去中医研究院复试。

     邱秋站在复试的人群中,略略一听众人的小声议论,才知道初试有一千两百多人,复试来的才一百二十人。

     而这次只录取27人。

     晚安 第66章第66章 面试分四组,邱秋分在第一组,前排第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负责人,知道她还有一天才出月子,特意给的照顾。

     一间有大扇玻璃窗的屋里,呈“7”字形,摆了两张长桌,主考席上,坐着三位老师,居中那位六十多岁,长脸瘦的颧骨突出,放在桌上的手,粗糙有裂口、指关节粗大。

     左手椅上的男子,五十岁出头,身形微胖,脸庞白里透红,衣着考究,手里盘着副核桃。

    右手边是位头发花白的女士,齐耳剪发,双唇抿着有深深的纹路,眉间竖着“川”字纹。

     下手椅子上还坐着两人做记录。

     邱秋进屋问好,开始介绍自己,叫什么,今年多大,哪里人,几岁学医,几岁诊脉看病…… 左手边的男子,拿起邱秋的资料和成绩单,看了看下面介绍自己的邱秋,微微偏头跟中间的老者道:“军医院的秦院长推荐来的,你看成绩?” 老者早在阅卷时就看过了,是位十分优秀的民间医者,只是他没想到这么年轻,看着不过十七八岁。

     右边的女士没理两人的嘀咕,等邱秋介绍完,立马张口问道:“六味地黄丸出自哪里?都由哪些药材组成?药效是什么?” “出自宋代的《小儿药证直诀》,”邱秋答道,“它是北宋时期,儿科名医钱乙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肾气丸’的基础上,去掉附子和肉桂两味药材,研制出来的。

    ” “钱乙认为小儿为‘稚阳之体’,阳气本就旺盛,附子和肉桂是辛热燥亢之品,用肾气丸容易加重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