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曹真灭吴国,最后的丁奉 第2页
,且就是个听之任之的主,虞翻所言的投降即可活路,他也是同意了的。
并不知道他们投降的代价是付出邓怽的性命,所以他自以为投降就能活,如今伴随着虞翻气死,他们的活路也没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邓怽,毕竟自江东四帝时代以来,除了太祖高皇帝邓昭是英明神武的大帝,太宗文皇帝勤恳治国而崩于政务上。
也就穆宗孝安皇帝才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算是江东皇帝中的平衡者,在邓芾之前的皇帝都是顶尖的,在他之后的皇帝都是差劲的。
甚至邓芾所生的十五个皇子之中,除了嫡长子邓棏是个堪比其父的外,其余没有一个是能堪当大任的,都是些神马角色。
可惜的就是邓棏早夭,不然大吴的未来走向必定会不一样,最起码就算是要灭亡也不会这么快。
但说这么多又有什么用呢?邓棏早夭的结局早已成定局,邓怽在位时期没有第一时间亡国就算不错了。
最后对于邓怽的那抹眼神,自然是被丁奉与孙峻看在眼里,随后两人简单的一个眼神对视之后,各自心中都已经明白了对方所想。
在各自撂下狠话之后,随即便各自离开了,没过多久之后吴帝邓怽得了疯病驾崩的消息传出。
大将军丁奉为首的派系,在丁奉的支持下,拥立了穆宗最小的儿子,即先帝邓怽最小的弟弟,才三岁的邓钮为帝。
至于邓怽的身后事上,简单的就被丁奉处理为吴少帝,全称乃是为:吴孝少皇帝。
就在丁奉等人换了一个皇帝之后,大吴的朝廷上下都被丁奉给拧作了一条绳,调动大吴上下所有的有生力量,与曹真进行最后的大决战。
如今对于大吴的局势而言,要是想挽救大吴的话,就只能够击败曹真,这才能有一丝机会反败为胜。
终究在丁奉调动最后的有生力量下,于守卫金陵的一战之中,彻底将曹真的大军击退,勉强挣了个惨胜的局面而落下帷幕。
凭借着这一硬功在身,丁奉正要进一步将曹真击退出江东之际,突然间一则噩耗传来,不得不将丁奉的进攻路线暂停。
原来是在丁奉击退曹真之后,虞翻之子因怨恨丁奉与孙峻气死自己的父亲,且知道若是让丁奉拥有救国大功之后,必定会解决掉虞氏。
于是怨恨之下的他直接挟持了皇帝,要强制让皇帝邓钮给逼丁奉自尽,但丁奉如今作为大吴最后的柱国,
并不知道他们投降的代价是付出邓怽的性命,所以他自以为投降就能活,如今伴随着虞翻气死,他们的活路也没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邓怽,毕竟自江东四帝时代以来,除了太祖高皇帝邓昭是英明神武的大帝,太宗文皇帝勤恳治国而崩于政务上。
也就穆宗孝安皇帝才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算是江东皇帝中的平衡者,在邓芾之前的皇帝都是顶尖的,在他之后的皇帝都是差劲的。
甚至邓芾所生的十五个皇子之中,除了嫡长子邓棏是个堪比其父的外,其余没有一个是能堪当大任的,都是些神马角色。
可惜的就是邓棏早夭,不然大吴的未来走向必定会不一样,最起码就算是要灭亡也不会这么快。
但说这么多又有什么用呢?邓棏早夭的结局早已成定局,邓怽在位时期没有第一时间亡国就算不错了。
最后对于邓怽的那抹眼神,自然是被丁奉与孙峻看在眼里,随后两人简单的一个眼神对视之后,各自心中都已经明白了对方所想。
在各自撂下狠话之后,随即便各自离开了,没过多久之后吴帝邓怽得了疯病驾崩的消息传出。
大将军丁奉为首的派系,在丁奉的支持下,拥立了穆宗最小的儿子,即先帝邓怽最小的弟弟,才三岁的邓钮为帝。
至于邓怽的身后事上,简单的就被丁奉处理为吴少帝,全称乃是为:吴孝少皇帝。
就在丁奉等人换了一个皇帝之后,大吴的朝廷上下都被丁奉给拧作了一条绳,调动大吴上下所有的有生力量,与曹真进行最后的大决战。
如今对于大吴的局势而言,要是想挽救大吴的话,就只能够击败曹真,这才能有一丝机会反败为胜。
终究在丁奉调动最后的有生力量下,于守卫金陵的一战之中,彻底将曹真的大军击退,勉强挣了个惨胜的局面而落下帷幕。
凭借着这一硬功在身,丁奉正要进一步将曹真击退出江东之际,突然间一则噩耗传来,不得不将丁奉的进攻路线暂停。
原来是在丁奉击退曹真之后,虞翻之子因怨恨丁奉与孙峻气死自己的父亲,且知道若是让丁奉拥有救国大功之后,必定会解决掉虞氏。
于是怨恨之下的他直接挟持了皇帝,要强制让皇帝邓钮给逼丁奉自尽,但丁奉如今作为大吴最后的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