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重生之地产风云 > 第122章 金融瘟疫

第122章 金融瘟疫

目录
    沈曼冲出展厅带起的冷风还没散尽,曼谷的空气就变了味。

    一股看不见摸不着,却比湄南河的潮气更粘稠、更冰冷的东西,开始在城市里蔓延。

    恐慌,像一种烈性传染病,在手机屏幕和人们交头接耳的瞬间疯狂复制。

     源头,是几个深夜突然冒出来的“金融内幕”小号。

    它们像秃鹫发现了腐肉,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和模糊处理的“内部文件截图”开始撕咬: 【重磅!长赢集团资金链断裂在即!】 【速生水泥?速死骗局!百亿投资恐打水漂!】 【新加坡财团紧急撤资,程长赢成弃子?】 陈墨坐在长赢大厦顶层的作战室里,十几块屏幕环绕着他,跳动着瀑布般的数据流。

    他的黑眼圈浓得像是被人揍了两拳,但镜片后的眼神却像淬了火的刀锋。

     “老大,开始了。

    ”他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敲出残影,“三个核心节点,操控了本地最大的六个网络论坛和三个‘权威’财经博主。

    源头IP……全是肉鸡,但流量引导路径最终指向财团控股的几家影子媒体公司。

    ” 他调出一个实时舆情热力图,代表长赢集团的蓝色区域正被汹涌的、代表负面舆情的血红色迅速蚕食,如同病毒在血管里扩散。

     程长赢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曼谷渐次亮起的灯火。

    玻璃映出他冷峻的侧脸,也映出身后屏幕上那片刺目的红。

    “民心如水,易疏难堵。

    堵,就正中他们下怀。

    ”他转过身,声音不高,却斩钉截铁,“让他们流。

    流得越凶,我们挖的池子,才显得越大。

    启动‘金盾’。

    ” 命令下达的瞬间,一场无形的战争在数据的洪流中打响。

     陈墨部署的“舆情疏导员”开始行动。

    他们伪装成担忧的市民、理性的分析师、甚至愤怒的“内部员工”,精准地混入各个讨论群组和帖子。

     “放屁!老子就是长赢工地的!工资按时发,伙食好得很!哪来的资金链断裂?”一个顶着民工头像的账号在本地最大论坛怒骂。

     “我是学材料的,速生水泥的原理其实在国际期刊上有过类似方向研究,只是长赢率先实现了工程化。

    质疑技术可以,但说骗局就太武断了。

    ”一个看似冷静的“学者”账号开始科普。

     “财团撤资?我怎么听说昨天还在抢我们河对岸的地王?沈曼的脸都气绿了!”一个“消息灵通人士”适时抛出猛料。

     这些声音混杂在喧嚣的恐慌里,像投入沸水中的冰块,虽然瞬间被淹没,却在持续地降温、稀释着单一的负面情绪。

    恐慌的洪流,被悄然引入了无数条分叉的、相互矛盾的小道。

     然而,这只是前奏。

    真正的杀招,是沈曼通过财团掌控的几家关键本地银行放出的“内部消息”。

     “王经理,我存在你们银行的钱……真的没事吧?”一个满头大汗的小老板挤在银行VIP室门口,声音发颤地问着相熟的客户经理。

     王经理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脸上带着“我跟你交心”的凝重:“老哥,听我一句劝,能取就赶紧取点出来吧!上面刚下的‘窗口指导’,对长赢系企业的贷款……唉,风声紧得很!我们也是没办法,得先保证储户安全啊!”他拍了拍小老板的肩膀,眼神里满是“你懂的”深意。

     类似的场景,在几家银行的VIP室里隐秘上演。

    这些“内部忠告”如同投入油锅的水滴,瞬间炸开! 恐慌,从虚拟的网络世界,烧到了现实的街头。

     第二天清晨,长赢集团在泰国主要合作银行的分行门口,人潮开始聚集。

    起初只是十几人,很快变成几十人,上百人!人们攥着存折和银行卡,焦虑地交谈着,眼神里充满了对财富缩水的恐惧。

    队伍越排越长,像一条条扭曲、不安的长蛇,缠绕在银行光洁的玻璃幕墙外。

    空气中弥漫着汗味、焦躁和一种无声的呐喊——取钱!快取钱!把我的血汗钱还给我! “挤兑开始了。

    ”陈墨的声音在作战室响起,带着一丝冰冷的亢奋。

    屏幕上,实时监控着各个网点的排队人数和取款金额,数字像失控的秒表疯狂跳动。

    “比预想的快12%,财团的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