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原来,不只是衡哥儿对萤儿有意
容氏心中一震。
她看着杜衡长大,自然知道他如此言明心意,意味着他心意已定,非萤儿莫属。
可是,眼下纷乱繁杂,再加上杜衡的母亲程氏至今还不知府外传谣之事,仍一心寄希望于尚书千金。
还有那与萤儿青梅竹马、才学品貌一点儿也不比衡哥儿差的袁颂。
容氏轻叹一声,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应答。
不料杜衡并未等她表态,反而径直开口道:“二婶,您不仅是我的二婶,也是萤儿的姨母。
我不想对您有半分隐瞒,这才禀明心意。
” 他说到这里,语气一顿,随即坦然道:“我知道,萤儿是个好姑娘,百家相求。
我也知道,眼下并不是定下这些事的时候。
但我只求,您心中能留我一个位置。
我会尽我所能,把眼下的事一一处置妥当。
到那时,您若愿意将我与旁人一并看待、做个取舍,我也,” 话到此处,杜衡忽然顿住了。
他本想说,若您觉得旁人更好,我便退让。
但脑中浮现的,却是萤儿在书页间留笔评的字句,是她捧着面人回眸一笑的模样。
他便再也说不出那样的话来。
容氏看着他的神情,心中百感交集。
良久,她轻声说道:“二婶知道你的心意了。
你放心,我明白该怎么做。
” 她语气温和,却句句笃定:“眼下,还是将那件事尽快查清为要。
你记着,二婶是望你好的。
” 待苏萤去正院偏厅寻姨母之时,杜衡早已回了书房,他要尽快将小贼画像画出,好让李茂能早些把人找出。
容氏见她折返回来,微微一怔:“你方才不是回偏院了吗?” 苏萤见厅中仆妇与管事皆已退下,便将碧玉的异常和自己试探瑾娘的经过说与姨母听:“瑾娘果然被我一激便乱了阵脚。
姨母若能派人盯着,或许真能查出她是如何与那些三教九流牵上线的。
” 容氏听得一怔。
她原是因无人可言,才将疑心倾吐于苏萤,却没想到萤儿不仅听进去了,还主动试探设局。
苏萤未曾发觉姨母神色有异,只一心将自己所见说出,那迫切之意显而易见:“我今日近瞧了瑾娘的伤,她的伤处也着实可疑。
那伤虽只看到淡淡痕迹,却红得厉害,若不细瞧,只会让人觉得那伤依旧红肿难消。
可当我提及表兄或将不能下场之时,她急得额头冒汗,那汗沿着伤口而下,转眼间竟也成了红色。
” “姨母,您千万要派人盯紧,这事越早了结,表兄才能尽早安心备考。
” 她一口气说完,神情间是平日少见的急切与认真,竟让容氏有些发怔。
原来,不只是衡哥儿对萤儿有意。
容氏这才回想起,灯会那夜出事,最先带着婉仪归府、冷静应对、先向她禀明的就是萤儿。
后来萤儿刻意避开藏书阁,不听白先生讲学,本以为是受了她劝说,如今看来,应是心思玲珑的萤儿早已看出杜府或因瑾娘舍身相护而不得不对瑾娘许下承诺,而主动避让。
难怪那几日萤儿虽隐在偏院,眉目之间却总
她看着杜衡长大,自然知道他如此言明心意,意味着他心意已定,非萤儿莫属。
可是,眼下纷乱繁杂,再加上杜衡的母亲程氏至今还不知府外传谣之事,仍一心寄希望于尚书千金。
还有那与萤儿青梅竹马、才学品貌一点儿也不比衡哥儿差的袁颂。
容氏轻叹一声,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应答。
不料杜衡并未等她表态,反而径直开口道:“二婶,您不仅是我的二婶,也是萤儿的姨母。
我不想对您有半分隐瞒,这才禀明心意。
” 他说到这里,语气一顿,随即坦然道:“我知道,萤儿是个好姑娘,百家相求。
我也知道,眼下并不是定下这些事的时候。
但我只求,您心中能留我一个位置。
我会尽我所能,把眼下的事一一处置妥当。
到那时,您若愿意将我与旁人一并看待、做个取舍,我也,” 话到此处,杜衡忽然顿住了。
他本想说,若您觉得旁人更好,我便退让。
但脑中浮现的,却是萤儿在书页间留笔评的字句,是她捧着面人回眸一笑的模样。
他便再也说不出那样的话来。
容氏看着他的神情,心中百感交集。
良久,她轻声说道:“二婶知道你的心意了。
你放心,我明白该怎么做。
” 她语气温和,却句句笃定:“眼下,还是将那件事尽快查清为要。
你记着,二婶是望你好的。
” 待苏萤去正院偏厅寻姨母之时,杜衡早已回了书房,他要尽快将小贼画像画出,好让李茂能早些把人找出。
容氏见她折返回来,微微一怔:“你方才不是回偏院了吗?” 苏萤见厅中仆妇与管事皆已退下,便将碧玉的异常和自己试探瑾娘的经过说与姨母听:“瑾娘果然被我一激便乱了阵脚。
姨母若能派人盯着,或许真能查出她是如何与那些三教九流牵上线的。
” 容氏听得一怔。
她原是因无人可言,才将疑心倾吐于苏萤,却没想到萤儿不仅听进去了,还主动试探设局。
苏萤未曾发觉姨母神色有异,只一心将自己所见说出,那迫切之意显而易见:“我今日近瞧了瑾娘的伤,她的伤处也着实可疑。
那伤虽只看到淡淡痕迹,却红得厉害,若不细瞧,只会让人觉得那伤依旧红肿难消。
可当我提及表兄或将不能下场之时,她急得额头冒汗,那汗沿着伤口而下,转眼间竟也成了红色。
” “姨母,您千万要派人盯紧,这事越早了结,表兄才能尽早安心备考。
” 她一口气说完,神情间是平日少见的急切与认真,竟让容氏有些发怔。
原来,不只是衡哥儿对萤儿有意。
容氏这才回想起,灯会那夜出事,最先带着婉仪归府、冷静应对、先向她禀明的就是萤儿。
后来萤儿刻意避开藏书阁,不听白先生讲学,本以为是受了她劝说,如今看来,应是心思玲珑的萤儿早已看出杜府或因瑾娘舍身相护而不得不对瑾娘许下承诺,而主动避让。
难怪那几日萤儿虽隐在偏院,眉目之间却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