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要立你母亲为后 第2页
彻眼眸流转问出这句话。
在场的人无一不惊。
刘徽的母亲,卫子夫! 卫青的亲姐。
霍去病的姨母。
刘彻在那样的一刻突然生出这样的念头,叫他们听来倍感不可思议,也是受宠若惊。
卫青想说些什么,唇动了动,话到嘴边愣是没敢说出口。
“我儿未央,天资聪颖,于国有功,于朕有功,你既不愿意领赏,那就给你的母亲?”刘彻似是在征询刘徽意见,母以子贵,子以母贵。
可这个子,以前都是儿子! 谁能想到,刘彻会因为刘徽这个女儿,要立卫子夫为后。
卫青饶是从一个平阳侯府的骑奴,到如今已然成为关内侯,知刘彻知人善用,也并不畏于人言,亲耳听到刘彻生出立卫子夫为后的念头,还是觉得极为不可思议。
不可否认按刘徽方才所说计划,将来的大汉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那毕竟只是计划。
眼前,眼前,对,冶铁工艺的改进,让大汉的武器更上一层楼。
造纸术,印刷术这两样结合,卫青听着刘徽描绘的未来,也明了这两样工艺能够结合而用,对大汉,甚至对后世产生怎么样的一种影响。
这一切,如果没有刘徽,至少在刘彻这里,未必见得能够见到。
知其利,刘彻更记刘徽之功。
刘徽不以为功,那是刘徽自己的想法,刘彻实实在在的知道,这样一份功劳之大。
“孩儿谢父皇。
”没打算讨功的刘徽,没有想到刘彻要把这份功归于卫子夫头上。
让卫子夫成为皇后,刘徽怎么可能不愿意! 纵然卫子夫如今算是得宠,得封为夫人,那也是妾! 能够成为大汉皇后,卫子夫就是刘彻名正言顺的妻子。
刘徽巴不得! 历史上的卫子夫,是在生下刘彻的长子刘据后才成为的皇后。
以歌女之身成为皇后,有一句话是怎么说来的?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她的母亲,可以因为她的付出,她的努力而成为大汉的皇后,何尝不是对刘徽最好的激励。
卫青和霍去病也同时跪下道:“谢陛下。
” 大汉皇后,卫子夫将要被册立为后的事,随着刘彻下诏,立刻有条不紊的安排起来。
相比之下,卫子夫还是最后听到消息的那个人。
乍然一听,卫子夫震惊无比,不由捂住心口道:“切不可妄言。
” 这样的事,万万不能瞎传。
“夫人,怎么会是妄言,陛下已经让人拟诏,诏书不消片刻便会送来。
恭喜夫人。
”宫人们都喜上眉梢,纷纷和卫子夫道喜。
一旁的卫长公主虽然同样震惊,却是极其高兴。
她的母亲要成为皇后了! 贺喜的声音传来,方物在此时也奉诏书而来,不仅如此,还有一位大臣主父偃同行,“陛下诏。
” 随这一句话落下,卫子夫虽然挺着大肚子,还是跪下接诏。
诏书大致的内容无非是称赞卫子夫的言行仪容,其中提及一句,未央公主为大汉殚精竭虑,急朕所急,为朕分忧,立下大功,今以封卫子夫为后,不日举行封后大典! 卫子夫一直都在想,好好的为何刘彻要封她为后。
听到刘徽的封号,一句未央公主为大汉殚精竭虑,急朕所急,为朕分忧,卫子夫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定是刘徽那儿又整出什么好东西,才会让刘彻那样迫不及待的立卫子夫为后! 卫子夫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一天!更没有想到,她得以被封为皇后,竟然会是因为刘徽。
别说卫子夫了! 等刘彻的诏书传扬出去,人尽皆知时,都觉得不可思议。
刘彻要封一个歌女为后? 依刘彻的性子,他一向不喜欢别人用规矩约束他。
卫子夫这些年如何得宠,卫氏一门因她而显贵,卫青,霍去病在刘彻身边如何受宠,满长安的人都看在眼里。
可封卫子夫为后,都知道卫子夫眼下有孕。
倘若她诞下皇子,皇后之位定非她莫属。
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认识。
只是,让人如何都想不到,卫子夫尚未产子,刘彻竟然要因为未央公主刘徽而要立卫子夫为后? 马上有人去打探,刘徽又干什么了? 刘徽和刘彻都没有要瞒下印刷术的意思,一小会儿的功夫传遍整个长安了! 印刷术,可以把字印到纸上,而且比手写要齐整。
字可大可小。
嘶!不是,待看到那一屋子的竹简,想他们要哪一本书不得抄得死去活来的? 可以印刷出来,这样的东西好不好? 好!好极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怪不得刘彻要因为刘徽而封卫子夫为后,刘徽太会捣鼓了! 瞧她捣鼓出来的东西,不怪刘彻在诏书中赞许刘徽急他所急,为他分忧。
半点不错。
震惊欢喜于卫子夫将要被立为皇后的人数之不胜,不高兴,不开心的人何尝不是也有。
“母亲,陛下,陛下竟然真要封那个卫子夫为后。
母亲,那妹妹怎么办?”一声声质问,有几分福态的方脸男人迎向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贵妇人。
贵妇人正是刘彻的姑姑,当今大汉馆陶大长公主刘嫖。
汉文帝刘恒之女,汉景帝刘启之姐。
在她面前质问的人,正是她的长子陈须。
“你待如何?”馆陶大长公主自然不喜。
想当年,作为汉景帝的姐姐,窦太皇太后的女儿,人称窦太主。
在那些年里,她是何等的威风,无人敢犯。
一些陈年往事,不断浮现在馆陶大长公主的脑海中。
如今宫中的王太后,当年不过是她弟弟刘启宫中一个小小的美人。
而且,刘彻更是刘启的十子而已。
非嫡非长,刘彻何以能够被立为太子,又登基成为皇帝。
其中馆陶大长公主的功劳极其大。
馆陶大长公主生有二子一女,当时已经大权在握的馆陶大长公主啊,就想让女儿将来也可以大权在握,因此,想跟原本汉景帝已立的太子刘荣之母,栗姬商量,将女儿许配给太子。
如此一来,将来馆陶大长公主的女儿便可以成为大汉的皇后,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
谁料那一位栗姬竟然看不上馆陶大长公主之女! 馆陶大长公主何许人也,她母亲是大汉太后,她的弟弟是大汉天子,而且都对馆陶大长公主宠爱有加。
敢落馆陶大长公主的脸,馆陶大长公主如何能受这份气。
太子之母,这可只是太子而已。
馆陶大长公主对上栗姬那张脸,下定决心,绝不会让这样的一个女人在未来成为太后! 察觉馆陶大长公主的心思,如今的王太后毫不犹豫的靠近馆陶大长公主,甚至极其乐意儿子刘彻和年长刘彻几岁馆陶大长公主之女陈柔嘉定亲。
皇帝宫中的妃嫔,一个聪明人,一个蠢货。
结果不言而喻。
有馆陶大长公主相助,栗姬失宠,太子刘荣被废,与之而来是刘彻越过前头的九个哥哥,成为大汉的太子。
在汉景帝驾崩之后,登基成为大汉皇帝。
当然,刘彻也言而有信,成年后娶陈柔嘉为妻,登基后立其为皇后。
可是,两年前,无子的陈皇后以行巫蛊之术被废,自此移居长门宫。
这其中的爱恨纠葛,馆陶大长公主不愿意再想。
陈须听出馆陶大长公主语气中的莫可奈何,却是如何都咽不下这口气,“就这样由着陛下?” 馆陶大长公主冷哼一声,“当年陛下废后有谁拦?既然当年没有人能够拦得住陛下,现在陛下不过立一个皇后而已,还有谁敢管。
” 陈须想说些什么,馆陶大长公主挥袖道:“闭嘴,我要进宫看你妹妹。
” 多一句话都不愿意再说的馆陶大长公主,更担心这样的消息传入女儿的耳中,会对女儿造成更大的打击! 此时的长门宫里,传来一阵阵的哭声,“陛下当真忘记我们从前的情谊,他要立后,他要立别的女人当皇后了。
” 哭归哭,没有人敢劝,也没有人能够劝得了。
刘彻诏书都已经下达,证明事成定局,无可改的机会。
“刘彻,你怎么能这样对我,你怎么可以,怎么可以。
”声声歇斯底里的叫唤,不断的将案几上的东西,室内的装饰全都砸落在地,原本明艳动人的女子,此时却像个疯子。
“柔嘉。
”馆陶大长公主急急行来,看到女儿几乎已经崩溃的样子,心疼的上前将人抱住。
“母亲,母亲。
彻儿他不要我了,他是真的不要我了,母亲。
”这一位正是废后陈柔嘉。
陈柔嘉看到馆陶大长公主,再没能忍住的扑到馆陶大长公主怀里,哭得极其委屈难过。
“母亲,我不服气,我不服气。
母亲,母亲您帮帮我,帮帮我好不好,帮我让卫子夫当不成皇后,我不要她当皇后。
”陈柔嘉捉住馆陶大长公主的手,恳求馆陶大长公主。
馆陶大长公主理智的想劝说陈柔嘉,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她的女儿啊,说到底都是她害了她,害了她啊! “母亲,卫子夫是因为刘徽才当上皇后的,母亲,我们把刘徽解决好不好。
只是一个小公主而已,打她一出生我就不喜欢她,她一个公主,怎么可以让皇上下定决心封卫子夫为皇后。
母亲,把刘徽捉过来,我不能动陛下,不能动卫子夫,一个孩子,我还动不了吗?母亲。
”陈柔嘉哭着哀求。
对陈柔嘉来说,失去刘彻的宠爱,被废,再到听闻刘彻要封卫子夫为后,这样的时间过去明明才不过一年多,怎么可以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不能接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要宣泄! “刘徽经常出宫去上林苑。
她还不喜欢带人,母亲,她很好捉的。
”陈柔嘉已经打定主意,无论如何她都要拿刘徽出气! 都是因为刘徽,因为刘徽,才会让她再也不可能成为刘彻的皇后。
馆陶大长公主何尝不明白某些道理,可是这个时候的陈柔嘉已经听不进任何劝阻的话,她只想找一个宣泄口。
刘彻不可以,卫子夫也不行。
当年,陈柔嘉作为皇后时,妒忌卫子夫,想方设法要杀卫子夫都没杀成,何况现在。
只有一个刘徽。
刘徽只一个孩子。
一个最好解决的孩子。
在场的人无一不惊。
刘徽的母亲,卫子夫! 卫青的亲姐。
霍去病的姨母。
刘彻在那样的一刻突然生出这样的念头,叫他们听来倍感不可思议,也是受宠若惊。
卫青想说些什么,唇动了动,话到嘴边愣是没敢说出口。
“我儿未央,天资聪颖,于国有功,于朕有功,你既不愿意领赏,那就给你的母亲?”刘彻似是在征询刘徽意见,母以子贵,子以母贵。
可这个子,以前都是儿子! 谁能想到,刘彻会因为刘徽这个女儿,要立卫子夫为后。
卫青饶是从一个平阳侯府的骑奴,到如今已然成为关内侯,知刘彻知人善用,也并不畏于人言,亲耳听到刘彻生出立卫子夫为后的念头,还是觉得极为不可思议。
不可否认按刘徽方才所说计划,将来的大汉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那毕竟只是计划。
眼前,眼前,对,冶铁工艺的改进,让大汉的武器更上一层楼。
造纸术,印刷术这两样结合,卫青听着刘徽描绘的未来,也明了这两样工艺能够结合而用,对大汉,甚至对后世产生怎么样的一种影响。
这一切,如果没有刘徽,至少在刘彻这里,未必见得能够见到。
知其利,刘彻更记刘徽之功。
刘徽不以为功,那是刘徽自己的想法,刘彻实实在在的知道,这样一份功劳之大。
“孩儿谢父皇。
”没打算讨功的刘徽,没有想到刘彻要把这份功归于卫子夫头上。
让卫子夫成为皇后,刘徽怎么可能不愿意! 纵然卫子夫如今算是得宠,得封为夫人,那也是妾! 能够成为大汉皇后,卫子夫就是刘彻名正言顺的妻子。
刘徽巴不得! 历史上的卫子夫,是在生下刘彻的长子刘据后才成为的皇后。
以歌女之身成为皇后,有一句话是怎么说来的?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她的母亲,可以因为她的付出,她的努力而成为大汉的皇后,何尝不是对刘徽最好的激励。
卫青和霍去病也同时跪下道:“谢陛下。
” 大汉皇后,卫子夫将要被册立为后的事,随着刘彻下诏,立刻有条不紊的安排起来。
相比之下,卫子夫还是最后听到消息的那个人。
乍然一听,卫子夫震惊无比,不由捂住心口道:“切不可妄言。
” 这样的事,万万不能瞎传。
“夫人,怎么会是妄言,陛下已经让人拟诏,诏书不消片刻便会送来。
恭喜夫人。
”宫人们都喜上眉梢,纷纷和卫子夫道喜。
一旁的卫长公主虽然同样震惊,却是极其高兴。
她的母亲要成为皇后了! 贺喜的声音传来,方物在此时也奉诏书而来,不仅如此,还有一位大臣主父偃同行,“陛下诏。
” 随这一句话落下,卫子夫虽然挺着大肚子,还是跪下接诏。
诏书大致的内容无非是称赞卫子夫的言行仪容,其中提及一句,未央公主为大汉殚精竭虑,急朕所急,为朕分忧,立下大功,今以封卫子夫为后,不日举行封后大典! 卫子夫一直都在想,好好的为何刘彻要封她为后。
听到刘徽的封号,一句未央公主为大汉殚精竭虑,急朕所急,为朕分忧,卫子夫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定是刘徽那儿又整出什么好东西,才会让刘彻那样迫不及待的立卫子夫为后! 卫子夫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一天!更没有想到,她得以被封为皇后,竟然会是因为刘徽。
别说卫子夫了! 等刘彻的诏书传扬出去,人尽皆知时,都觉得不可思议。
刘彻要封一个歌女为后? 依刘彻的性子,他一向不喜欢别人用规矩约束他。
卫子夫这些年如何得宠,卫氏一门因她而显贵,卫青,霍去病在刘彻身边如何受宠,满长安的人都看在眼里。
可封卫子夫为后,都知道卫子夫眼下有孕。
倘若她诞下皇子,皇后之位定非她莫属。
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认识。
只是,让人如何都想不到,卫子夫尚未产子,刘彻竟然要因为未央公主刘徽而要立卫子夫为后? 马上有人去打探,刘徽又干什么了? 刘徽和刘彻都没有要瞒下印刷术的意思,一小会儿的功夫传遍整个长安了! 印刷术,可以把字印到纸上,而且比手写要齐整。
字可大可小。
嘶!不是,待看到那一屋子的竹简,想他们要哪一本书不得抄得死去活来的? 可以印刷出来,这样的东西好不好? 好!好极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怪不得刘彻要因为刘徽而封卫子夫为后,刘徽太会捣鼓了! 瞧她捣鼓出来的东西,不怪刘彻在诏书中赞许刘徽急他所急,为他分忧。
半点不错。
震惊欢喜于卫子夫将要被立为皇后的人数之不胜,不高兴,不开心的人何尝不是也有。
“母亲,陛下,陛下竟然真要封那个卫子夫为后。
母亲,那妹妹怎么办?”一声声质问,有几分福态的方脸男人迎向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贵妇人。
贵妇人正是刘彻的姑姑,当今大汉馆陶大长公主刘嫖。
汉文帝刘恒之女,汉景帝刘启之姐。
在她面前质问的人,正是她的长子陈须。
“你待如何?”馆陶大长公主自然不喜。
想当年,作为汉景帝的姐姐,窦太皇太后的女儿,人称窦太主。
在那些年里,她是何等的威风,无人敢犯。
一些陈年往事,不断浮现在馆陶大长公主的脑海中。
如今宫中的王太后,当年不过是她弟弟刘启宫中一个小小的美人。
而且,刘彻更是刘启的十子而已。
非嫡非长,刘彻何以能够被立为太子,又登基成为皇帝。
其中馆陶大长公主的功劳极其大。
馆陶大长公主生有二子一女,当时已经大权在握的馆陶大长公主啊,就想让女儿将来也可以大权在握,因此,想跟原本汉景帝已立的太子刘荣之母,栗姬商量,将女儿许配给太子。
如此一来,将来馆陶大长公主的女儿便可以成为大汉的皇后,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
谁料那一位栗姬竟然看不上馆陶大长公主之女! 馆陶大长公主何许人也,她母亲是大汉太后,她的弟弟是大汉天子,而且都对馆陶大长公主宠爱有加。
敢落馆陶大长公主的脸,馆陶大长公主如何能受这份气。
太子之母,这可只是太子而已。
馆陶大长公主对上栗姬那张脸,下定决心,绝不会让这样的一个女人在未来成为太后! 察觉馆陶大长公主的心思,如今的王太后毫不犹豫的靠近馆陶大长公主,甚至极其乐意儿子刘彻和年长刘彻几岁馆陶大长公主之女陈柔嘉定亲。
皇帝宫中的妃嫔,一个聪明人,一个蠢货。
结果不言而喻。
有馆陶大长公主相助,栗姬失宠,太子刘荣被废,与之而来是刘彻越过前头的九个哥哥,成为大汉的太子。
在汉景帝驾崩之后,登基成为大汉皇帝。
当然,刘彻也言而有信,成年后娶陈柔嘉为妻,登基后立其为皇后。
可是,两年前,无子的陈皇后以行巫蛊之术被废,自此移居长门宫。
这其中的爱恨纠葛,馆陶大长公主不愿意再想。
陈须听出馆陶大长公主语气中的莫可奈何,却是如何都咽不下这口气,“就这样由着陛下?” 馆陶大长公主冷哼一声,“当年陛下废后有谁拦?既然当年没有人能够拦得住陛下,现在陛下不过立一个皇后而已,还有谁敢管。
” 陈须想说些什么,馆陶大长公主挥袖道:“闭嘴,我要进宫看你妹妹。
” 多一句话都不愿意再说的馆陶大长公主,更担心这样的消息传入女儿的耳中,会对女儿造成更大的打击! 此时的长门宫里,传来一阵阵的哭声,“陛下当真忘记我们从前的情谊,他要立后,他要立别的女人当皇后了。
” 哭归哭,没有人敢劝,也没有人能够劝得了。
刘彻诏书都已经下达,证明事成定局,无可改的机会。
“刘彻,你怎么能这样对我,你怎么可以,怎么可以。
”声声歇斯底里的叫唤,不断的将案几上的东西,室内的装饰全都砸落在地,原本明艳动人的女子,此时却像个疯子。
“柔嘉。
”馆陶大长公主急急行来,看到女儿几乎已经崩溃的样子,心疼的上前将人抱住。
“母亲,母亲。
彻儿他不要我了,他是真的不要我了,母亲。
”这一位正是废后陈柔嘉。
陈柔嘉看到馆陶大长公主,再没能忍住的扑到馆陶大长公主怀里,哭得极其委屈难过。
“母亲,我不服气,我不服气。
母亲,母亲您帮帮我,帮帮我好不好,帮我让卫子夫当不成皇后,我不要她当皇后。
”陈柔嘉捉住馆陶大长公主的手,恳求馆陶大长公主。
馆陶大长公主理智的想劝说陈柔嘉,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她的女儿啊,说到底都是她害了她,害了她啊! “母亲,卫子夫是因为刘徽才当上皇后的,母亲,我们把刘徽解决好不好。
只是一个小公主而已,打她一出生我就不喜欢她,她一个公主,怎么可以让皇上下定决心封卫子夫为皇后。
母亲,把刘徽捉过来,我不能动陛下,不能动卫子夫,一个孩子,我还动不了吗?母亲。
”陈柔嘉哭着哀求。
对陈柔嘉来说,失去刘彻的宠爱,被废,再到听闻刘彻要封卫子夫为后,这样的时间过去明明才不过一年多,怎么可以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不能接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要宣泄! “刘徽经常出宫去上林苑。
她还不喜欢带人,母亲,她很好捉的。
”陈柔嘉已经打定主意,无论如何她都要拿刘徽出气! 都是因为刘徽,因为刘徽,才会让她再也不可能成为刘彻的皇后。
馆陶大长公主何尝不明白某些道理,可是这个时候的陈柔嘉已经听不进任何劝阻的话,她只想找一个宣泄口。
刘彻不可以,卫子夫也不行。
当年,陈柔嘉作为皇后时,妒忌卫子夫,想方设法要杀卫子夫都没杀成,何况现在。
只有一个刘徽。
刘徽只一个孩子。
一个最好解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