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多年布局终收网 第3页
让王太后握在手中的宫务全都移交到卫子夫手中。
作为大汉皇后,执掌后宫,管理庶务天经地义。
甚至,大汉皇后还有一定的兵权。
兵权早在卫子夫手里,宫务嘛,王太后不想给,卫子夫无心去争。
她不争,并不代表卫子夫对宫务一无所知,至少宫务交到卫子夫手中,刘徽本来不确定卫子夫有没有需要她帮忙的地方,因而跟着卫子夫一起听宫人的汇报。
卫子夫接手宫务,自然有人看不起卫子夫,禀告差事的时候张口闭口都是宫中规矩,拿着宫规企图拿捏卫子夫。
卫子夫不慌不忙的道:“陛下早年在继位之时,第一件事就是改革。
你们道是为何?” 提起刘彻,谁还能心里不怕。
“宫规要守,宫务如何处置,不是要本宫听你们的,若是不愿意听话做事的,自有人取你们而代之。
”卫子夫声音悦耳,不紧不慢的道来,让人听不出半分不喜,但其中表露出的意思,清楚明了,宫中不缺能办事的人,办不好事的人一概换之。
说到卫子夫做到,针对有人私底下不听话办事,卫子夫既让人处理,该罚则罚,该撤人便撤。
刘徽一看卫子夫没让人欺负,心中大石放下。
“放心了便忙你自己的事去。
”卫子夫岂不懂刘徽何意,含笑冲刘徽安抚道一句,好让她可以安心。
也对,卫子夫怎么可能没有本事。
宫中事务,纵然卫子夫先前没有管整个皇宫内的事,九华宫,椒房殿,宫中的事何尝不是一通百通。
“母亲无事,那我忙我的去。
”刘徽笑眯眯冲卫子夫说完,便高兴的往未央宫去。
卫子夫望着刘徽的背影,心里暖洋洋的。
让人惦记,时时挂念,生怕她受了委屈,岂能不好。
太后去了,刘彻的心情有些郁郁,近些日子都忙于国事,结果没有多久,馆陶大长公主去了的消息又送入宫中,乍一听,刘彻也傻眼,不太确定是不是弄错。
“府上两位郎君和大长公主争执不休,馆陶大长公主一时气上不来,去了。
”重点何尝不是馆陶大长公主的死活,听这意思竟然是让儿子活活气死的? 刘彻的脸瞬间黑透。
大汉以孝治天下,观大汉各代皇帝的谥号,都是孝字在前。
孝之一字。
对大汉朝太重要! 作为不孝的儿子,陈须和陈蟜竟然气死馆陶大长公主,当下,刘彻便下令将他们下狱。
随后,刘彻才仔细查问,为何陈须和陈蟜会同馆陶大长公主起争执? 说来说去无非是为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利啊! 馆陶大长公主是一个极其贪的人! 生为大汉的公主,她的父亲是皇帝,她的弟弟是皇帝,她依然不满足,为了追求更多赏赐,她给弟弟刘启物色各种美人,甚至希望女儿可以成为大汉皇后。
在窦太皇太后去世之前,馆陶大长公主无疑是大汉朝仅次于窦太皇太后的存在,权利最大,也最是富贵。
纵然已经是大汉太后的王娡在她面前也不得不避之锋芒。
可是,怎么可能好运一直眷顾馆陶大长公主。
从窦太皇太后去后,以肉眼可见,馆陶大长公主的权势在不断衰败。
先是陈柔嘉被废皇后之位,再是门客接二连三离去,她的食邑虽然不减,可是习惯奢华的人,当没有宫中的赏赐支持后,开始入不敷出。
刘徽适时愿意给馆陶大长公主送上好处,造纸术,印刷术,甚至还有盐利,一回一回向馆陶大长公主递出橄榄枝。
一向贪婪的馆陶大长公主对上刘徽愿意给她的好处,全部拒绝! 她害怕刘徽!尤其刘徽越来越显露出她的能力后,馆陶大长公主怕刘徽,怕到不敢和刘徽有任何的往来。
刘徽送到馆陶大长公主手里的一桩桩生意,都让馆陶大长公主恐惧,她怕刘徽下黑手。
馆陶大长公主怕,怕得不管两个儿子怎么说,就是不肯松口陈家和刘徽合作。
为此陈须和陈蟜一次又一次的和馆陶大长公主争执。
最后,刘徽在去岁,把糖的生意交给陈须和陈蟜做了。
以前刘徽给他们透出消息,提出的要求是要馆陶大长公主同意。
陈须和陈蟜磨了刘徽一回又一回,刘徽才终于点头给他们试试糖的利。
生意做了一些时间,收获如何,自不必说。
陈须和陈蟜为何又跟馆陶大长公主吵起来?因为馆陶大长公主知道陈须和陈蟜背着她和刘徽做生意,直接跟陈须和陈蟜下令,如果他们不肯和刘徽终止合作,便当没有她这个母亲。
孝之一字,压得人喘不过气,陈须和陈蟜据理力争。
跟刘徽做生意,账目清楚,刘徽怎么可能会居心叵测瞒计他们。
争来争去,母子三人谁也不服谁。
馆陶大长公主一时气急攻心,没了。
刘徽得知此事时,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终于要开始了呢。
陈家。
不枉她一次次示好,刘徽期待着接下来的事,绝不会仅此而已。
果不其然,虽然刘彻将陈须和陈蟜下狱,馆陶大长公主的丧事要人办。
不得已之下,刘彻把陈须和陈蟜放了出去,操办馆陶大长公主的丧事。
刘徽听说,长门宫的陈柔嘉哭得跟个泪人似的。
听归听,刘徽半个字都没有论及,宫中上下没有一个人敢论。
一切的闹剧并没有因此结束,随馆陶大长公主的丧仪结束,陈家兄弟为了爵位斗起。
陈蟜以长公主之子的身份被封为隆虑侯,封国四千一百二十六户。
陈须直到父亲陈午逝世,才继承堂邑侯的爵位,侯国只有一千八百户。
如此大的差距,陈须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因此,兄弟二人争斗不休! 很快有人上告,两人竟然在孝期和人有私! 得,一个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刘彻一怒之下夺去他们的爵位,而且按照大汉律法,两人都应该处死。
兄弟二人都做下一致的决定,自尽而亡。
得知陈家兄弟都死了的消息,听闻长门宫里的陈柔嘉吐了血。
母亲,兄弟,最亲近的人闹到如此地步,谁能不伤心难过。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作为大汉皇后,执掌后宫,管理庶务天经地义。
甚至,大汉皇后还有一定的兵权。
兵权早在卫子夫手里,宫务嘛,王太后不想给,卫子夫无心去争。
她不争,并不代表卫子夫对宫务一无所知,至少宫务交到卫子夫手中,刘徽本来不确定卫子夫有没有需要她帮忙的地方,因而跟着卫子夫一起听宫人的汇报。
卫子夫接手宫务,自然有人看不起卫子夫,禀告差事的时候张口闭口都是宫中规矩,拿着宫规企图拿捏卫子夫。
卫子夫不慌不忙的道:“陛下早年在继位之时,第一件事就是改革。
你们道是为何?” 提起刘彻,谁还能心里不怕。
“宫规要守,宫务如何处置,不是要本宫听你们的,若是不愿意听话做事的,自有人取你们而代之。
”卫子夫声音悦耳,不紧不慢的道来,让人听不出半分不喜,但其中表露出的意思,清楚明了,宫中不缺能办事的人,办不好事的人一概换之。
说到卫子夫做到,针对有人私底下不听话办事,卫子夫既让人处理,该罚则罚,该撤人便撤。
刘徽一看卫子夫没让人欺负,心中大石放下。
“放心了便忙你自己的事去。
”卫子夫岂不懂刘徽何意,含笑冲刘徽安抚道一句,好让她可以安心。
也对,卫子夫怎么可能没有本事。
宫中事务,纵然卫子夫先前没有管整个皇宫内的事,九华宫,椒房殿,宫中的事何尝不是一通百通。
“母亲无事,那我忙我的去。
”刘徽笑眯眯冲卫子夫说完,便高兴的往未央宫去。
卫子夫望着刘徽的背影,心里暖洋洋的。
让人惦记,时时挂念,生怕她受了委屈,岂能不好。
太后去了,刘彻的心情有些郁郁,近些日子都忙于国事,结果没有多久,馆陶大长公主去了的消息又送入宫中,乍一听,刘彻也傻眼,不太确定是不是弄错。
“府上两位郎君和大长公主争执不休,馆陶大长公主一时气上不来,去了。
”重点何尝不是馆陶大长公主的死活,听这意思竟然是让儿子活活气死的? 刘彻的脸瞬间黑透。
大汉以孝治天下,观大汉各代皇帝的谥号,都是孝字在前。
孝之一字。
对大汉朝太重要! 作为不孝的儿子,陈须和陈蟜竟然气死馆陶大长公主,当下,刘彻便下令将他们下狱。
随后,刘彻才仔细查问,为何陈须和陈蟜会同馆陶大长公主起争执? 说来说去无非是为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利啊! 馆陶大长公主是一个极其贪的人! 生为大汉的公主,她的父亲是皇帝,她的弟弟是皇帝,她依然不满足,为了追求更多赏赐,她给弟弟刘启物色各种美人,甚至希望女儿可以成为大汉皇后。
在窦太皇太后去世之前,馆陶大长公主无疑是大汉朝仅次于窦太皇太后的存在,权利最大,也最是富贵。
纵然已经是大汉太后的王娡在她面前也不得不避之锋芒。
可是,怎么可能好运一直眷顾馆陶大长公主。
从窦太皇太后去后,以肉眼可见,馆陶大长公主的权势在不断衰败。
先是陈柔嘉被废皇后之位,再是门客接二连三离去,她的食邑虽然不减,可是习惯奢华的人,当没有宫中的赏赐支持后,开始入不敷出。
刘徽适时愿意给馆陶大长公主送上好处,造纸术,印刷术,甚至还有盐利,一回一回向馆陶大长公主递出橄榄枝。
一向贪婪的馆陶大长公主对上刘徽愿意给她的好处,全部拒绝! 她害怕刘徽!尤其刘徽越来越显露出她的能力后,馆陶大长公主怕刘徽,怕到不敢和刘徽有任何的往来。
刘徽送到馆陶大长公主手里的一桩桩生意,都让馆陶大长公主恐惧,她怕刘徽下黑手。
馆陶大长公主怕,怕得不管两个儿子怎么说,就是不肯松口陈家和刘徽合作。
为此陈须和陈蟜一次又一次的和馆陶大长公主争执。
最后,刘徽在去岁,把糖的生意交给陈须和陈蟜做了。
以前刘徽给他们透出消息,提出的要求是要馆陶大长公主同意。
陈须和陈蟜磨了刘徽一回又一回,刘徽才终于点头给他们试试糖的利。
生意做了一些时间,收获如何,自不必说。
陈须和陈蟜为何又跟馆陶大长公主吵起来?因为馆陶大长公主知道陈须和陈蟜背着她和刘徽做生意,直接跟陈须和陈蟜下令,如果他们不肯和刘徽终止合作,便当没有她这个母亲。
孝之一字,压得人喘不过气,陈须和陈蟜据理力争。
跟刘徽做生意,账目清楚,刘徽怎么可能会居心叵测瞒计他们。
争来争去,母子三人谁也不服谁。
馆陶大长公主一时气急攻心,没了。
刘徽得知此事时,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终于要开始了呢。
陈家。
不枉她一次次示好,刘徽期待着接下来的事,绝不会仅此而已。
果不其然,虽然刘彻将陈须和陈蟜下狱,馆陶大长公主的丧事要人办。
不得已之下,刘彻把陈须和陈蟜放了出去,操办馆陶大长公主的丧事。
刘徽听说,长门宫的陈柔嘉哭得跟个泪人似的。
听归听,刘徽半个字都没有论及,宫中上下没有一个人敢论。
一切的闹剧并没有因此结束,随馆陶大长公主的丧仪结束,陈家兄弟为了爵位斗起。
陈蟜以长公主之子的身份被封为隆虑侯,封国四千一百二十六户。
陈须直到父亲陈午逝世,才继承堂邑侯的爵位,侯国只有一千八百户。
如此大的差距,陈须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因此,兄弟二人争斗不休! 很快有人上告,两人竟然在孝期和人有私! 得,一个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刘彻一怒之下夺去他们的爵位,而且按照大汉律法,两人都应该处死。
兄弟二人都做下一致的决定,自尽而亡。
得知陈家兄弟都死了的消息,听闻长门宫里的陈柔嘉吐了血。
母亲,兄弟,最亲近的人闹到如此地步,谁能不伤心难过。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