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 > 儒学在秦朝的境遇 > 第9章

第9章 第3页

目录
    ,矫诏逼令扶苏自尽呢?” 李斯听完张苍的话,眼神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问道:“陛下出巡,身边随时都有医者跟随,就算到了弥留之际,立个遗诏总不是难事吧?” 他顿了顿,接着分析道:“至于说亲信大臣篡改遗诏,你别忘了,出巡之时,右相或者我,必然会有一人跟随。

    那么,立遗诏的时候,最起码会有一位丞相在场,还有内侍也在,这两人要串通好,公然立一位公子为帝,而且这位公子还必须就在身边,可以立马继位才行。

    ” “否则,消息一旦传出去,这位被立的公子很可能就被其他公子截杀。

    扶苏公子或许会因为一道矫诏就自尽,但其他公子可不会这么傻啊!你要知道,陛下可是有二十三位公子,不是每个人都像扶苏公子那样仁善的。

    ”李斯解释道。

     张苍细细思量,确实如此,这般可能性微乎其微,简直如同天方夜谭。

     他心头一松,转而问道:“那师兄,我们眼下该当如何?” 李斯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这文华府,既然已决定插手,便要做到尽善尽美,既要在陛下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也要让扶苏公子那里,留下好印象。

    ” 张苍面露难色,迟疑道:“可是师兄,您今日在朝堂之上,可是公然提议焚毁诸子百家之书,如今又立刻转而亲近儒家,这般反复,岂不惹人非议,为人所不齿?” 李斯目光淡然,语气平静:“你身为学者,自然注重这些虚名,而我身为丞相,考虑则不同!” “此事若不能妥善解决,待到扶苏公子继位之日,恐怕法家将被废黜,而我这左丞相,也难逃被赐死命运。

    ” “如今我所做一切,皆为求一线生机!” “若不能与扶苏公子交好,那便只能另寻他途,废掉扶苏,另立新君了。

    ” 李斯心中暗忖,若能有拥立之功,或许还能更进一步,从左丞相升为右丞相,冯去疾那老狐狸,我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既是如此,师兄,我们不妨细细谋划一番,看看如何将这文华府之事办得妥帖。

    ” 张苍提议道,眼中闪烁着精明光芒。

     “你有什么想法?” 李斯问道。

     “师兄,我以为这文华府,名义上是审核百家典籍,实则却是为将来统一思想做准备。

    ” 张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陛下雄才大略,一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如今又欲统一思想,此乃千秋伟业!” “只是,百家争鸣已久,想要一蹴而就,谈何容易?” “因此,这文华府,便是一个契机,一个缓冲,一个台阶。

    ” 张苍顿了顿,接着说道:“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将各家学说之精髓,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形成一套适合我大秦国情新思想。

    ” “这套思想,既要继承先贤智慧,又要符合时代潮流,既要有利于国家统治,又要能够教化万民。

    ” “师兄,您觉得如何?” 张苍说完,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斯,等待他回应。

     李斯沉吟片刻,缓缓点头:“你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

    ” “只是,这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 “百家学说,各有千秋,想要将其融为一炉,谈何容易?” “更何况,那些老学究们,一个个固执己见,想要让他们改变自己学说,恐怕比登天还难。

    ” “师兄所虑,正是弟所忧。

    ” 张苍叹了口气,说道:“不过,事在人为,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 “依弟之见,我们可以先从儒家和法家入手。

    ” “毕竟,这两家学说,是我大秦立国之本,也是百家学说中,影响最大两家。

    ” “只要我们能够将这两家学说融会贯通,其他学说,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 “嗯,你这个想法倒是不错。

    ” 李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只是,儒家和法家,水火不容,想要将他们融为一炉,恐怕不是一件容易事。

    ” “事在人为吗。

    ” 张苍笑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