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2页
到这里,心情这才好些了。
“朕就说嘛,我大明朝怎么可能打不过一个小小的蛮夷,这孙承宗和袁崇焕好像是个人才。
” “他们还在吗?为什么辞职了?” 王承恩一愣,这话让我怎么接?说孙承宗被魏忠贤一党弹劾? 陛下现在对魏忠贤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如果再给魏忠贤上眼药,陛下会不会罚他,他不知道,但魏忠贤一定不会放过他。
而且,陛下现在失忆了,朝堂和辽东那么复杂,自己也还没有完全看明白,说多了陛下一下子也记不住啊。
“陛下,两人都在老家呢。
朝中形势有些复杂,辽东更是盘根错节,陛下以后再慢慢了解吧。
” 刘禅突然想起来了,刚刚王承恩说孙承宗是因为柳河之役失败被弹劾,如果这柳河之役是惨败的话,那孙承宗确实难辞其咎。
“大伴,柳河之役,我军败到什么程度?” 王承恩想了想,说:“我军损失四百多人。
” “四百多人啊,那也不算大败,比起这个孙承宗的功绩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
” “而且,孙承宗督师辽东四年,那些兵将都是他带出来的,他辞职三个月之后,那个袁崇焕就取得宁远大捷,那也应该算是孙承宗的功劳。
” 刘禅实在有点想不通,一场损失四百多人的败仗,怎么会让位高权重的督师辞职? “那损失四百多人算大败的话,宁远大捷起码得消灭蛮夷几万吧?” 王承恩心说,建奴一共才十万大军,如果一战消灭几万,那大明就高枕无忧了。
“宁远大捷斩首269人,敌人具体伤亡多少,奴婢也不清楚,塘报上有说几千的,有说一万七千人的。
” “噗……” 刘禅刚刚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一杯水,喝了一口,听到宁远大捷斩首269人,一个没忍住,一口水全部喷到王承恩脸上。
刘禅感觉到不好意思,赶紧用袖子去给王承恩擦,王承恩吓了一跳,赶紧退后一步,说道: “陛下,使不得,使不得,奴婢自己来,没事儿。
” 刘禅是真的想不到啊,斩首269人也叫大捷? 那当年在长坂坡,子龙叔叔和朕在曹营中杀了个七进七
“朕就说嘛,我大明朝怎么可能打不过一个小小的蛮夷,这孙承宗和袁崇焕好像是个人才。
” “他们还在吗?为什么辞职了?” 王承恩一愣,这话让我怎么接?说孙承宗被魏忠贤一党弹劾? 陛下现在对魏忠贤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如果再给魏忠贤上眼药,陛下会不会罚他,他不知道,但魏忠贤一定不会放过他。
而且,陛下现在失忆了,朝堂和辽东那么复杂,自己也还没有完全看明白,说多了陛下一下子也记不住啊。
“陛下,两人都在老家呢。
朝中形势有些复杂,辽东更是盘根错节,陛下以后再慢慢了解吧。
” 刘禅突然想起来了,刚刚王承恩说孙承宗是因为柳河之役失败被弹劾,如果这柳河之役是惨败的话,那孙承宗确实难辞其咎。
“大伴,柳河之役,我军败到什么程度?” 王承恩想了想,说:“我军损失四百多人。
” “四百多人啊,那也不算大败,比起这个孙承宗的功绩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
” “而且,孙承宗督师辽东四年,那些兵将都是他带出来的,他辞职三个月之后,那个袁崇焕就取得宁远大捷,那也应该算是孙承宗的功劳。
” 刘禅实在有点想不通,一场损失四百多人的败仗,怎么会让位高权重的督师辞职? “那损失四百多人算大败的话,宁远大捷起码得消灭蛮夷几万吧?” 王承恩心说,建奴一共才十万大军,如果一战消灭几万,那大明就高枕无忧了。
“宁远大捷斩首269人,敌人具体伤亡多少,奴婢也不清楚,塘报上有说几千的,有说一万七千人的。
” “噗……” 刘禅刚刚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一杯水,喝了一口,听到宁远大捷斩首269人,一个没忍住,一口水全部喷到王承恩脸上。
刘禅感觉到不好意思,赶紧用袖子去给王承恩擦,王承恩吓了一跳,赶紧退后一步,说道: “陛下,使不得,使不得,奴婢自己来,没事儿。
” 刘禅是真的想不到啊,斩首269人也叫大捷? 那当年在长坂坡,子龙叔叔和朕在曹营中杀了个七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