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2页
韦姜眸色亦是黯淡,他犹疑了一下,却是道:“这……下官做不了主,要请示过圣上。
” 请示圣上做什么? 眼前只剩一具尸首,难道还要剥皮实草,悬于城门么? 苏晋道:“那能否请韦大人将元喆这身衣冠赠与下官,下官想在城外为他立一方衣冠冢。
” 韦姜沉默了一下,道:“好,等这厢事毕,苏知事可上镇抚司来取。
” 苏晋不记得自己是怎么随柳朝明离开的镇抚司。
她也不知道自己来这一趟的意义何在。
许元喆还是死了,以这样决绝的方式,或许他在此之前,说想见苏晋,也只不过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吧。
一个人快死了,总想要尽诉平生。
苏晋记得到了最后,是锦衣校尉拿着写好的状纸,抓着许元喆的手画押的。
他最后还是没能留得清白。
宫楼广台,青天白日,在这朗朗乾坤之下,背负着这样不白之冤而死不瞑目的人还有多少? 苏晋望向错身走在她前面半步的柳朝明,忽然问:“柳大人,御史是做什么的?” 柳朝明停下脚步,回过身来:“辨明正枉,拨乱反正,进言直谏,以协圣上肃清吏治。
” 苏晋问:“可若是圣上错了呢?”她摇了摇头,“此南北一案,柳大人进言直谏,被停一个月早朝;户部沈侍郎说了一句‘误会’,被打折了腿;詹事府晏子言,一力证明南方仕子没有舞弊,如今已快要人头落地;而许元喆,不畏酷刑只求清白,咬舌自尽于镇抚司。
” 她抬头看向柳朝明,眸中写满失望:“这是万马齐喑的朝纲,上之所是必皆是,所非必非之,人人自危,只怕朝承恩,暮赐死,这一名满眼荒唐的御史,要如何来当?” 柳朝明将这失望之意尽收眼底:“你想要答案?” 苏晋点了点头。
柳朝明转身折往宫楼另一方向:“我带你去找。
” 二三章(修) 自西咸池门出宫,驱车一盏茶的功夫可至白虎巷。
巷内有一处一进深的院落,苏晋抬目望去,上书“清平草堂”四字。
柳朝明推开院门,径自走到草舍门前:“便是这里。
” 这是老御史的故居。
四十年前,景元帝自淮西起势,曾一度求贤若渴。
后来他手下人才济济,再佐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计(注),最终问鼎江山。
只可惜人一旦到了高位,难免患得患失,积虑成疴,非刮骨不足以慰病痛。
十数载间,朱景元杀尽功臣,整个朝堂都笼罩在腥风之中。
若说谁还能自这腥风中艰难走过,除了早已致仕的文远侯,便只有前任左都御史,人称“老御史”的孟良孟大人了。
柳朝明对苏晋道:“老御史一生,曾十二回入狱,无数次遇险。
景元五年,他去湖广巡案,当地官匪勾结,将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以手挡刀,被斩没了右手五指,他没有退;景元八年,圣上猜忌平北大将军有谋反之心,他冒死劝谏,被当做同党关入诏狱三年,受尽折磨,他没有退;景元十一年,圣上废相,以谋逆罪牵连万余人,他自诏狱一出便进言直谏,圣上一怒之下要杀之,他依然未改初衷。
”
” 请示圣上做什么? 眼前只剩一具尸首,难道还要剥皮实草,悬于城门么? 苏晋道:“那能否请韦大人将元喆这身衣冠赠与下官,下官想在城外为他立一方衣冠冢。
” 韦姜沉默了一下,道:“好,等这厢事毕,苏知事可上镇抚司来取。
” 苏晋不记得自己是怎么随柳朝明离开的镇抚司。
她也不知道自己来这一趟的意义何在。
许元喆还是死了,以这样决绝的方式,或许他在此之前,说想见苏晋,也只不过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吧。
一个人快死了,总想要尽诉平生。
苏晋记得到了最后,是锦衣校尉拿着写好的状纸,抓着许元喆的手画押的。
他最后还是没能留得清白。
宫楼广台,青天白日,在这朗朗乾坤之下,背负着这样不白之冤而死不瞑目的人还有多少? 苏晋望向错身走在她前面半步的柳朝明,忽然问:“柳大人,御史是做什么的?” 柳朝明停下脚步,回过身来:“辨明正枉,拨乱反正,进言直谏,以协圣上肃清吏治。
” 苏晋问:“可若是圣上错了呢?”她摇了摇头,“此南北一案,柳大人进言直谏,被停一个月早朝;户部沈侍郎说了一句‘误会’,被打折了腿;詹事府晏子言,一力证明南方仕子没有舞弊,如今已快要人头落地;而许元喆,不畏酷刑只求清白,咬舌自尽于镇抚司。
” 她抬头看向柳朝明,眸中写满失望:“这是万马齐喑的朝纲,上之所是必皆是,所非必非之,人人自危,只怕朝承恩,暮赐死,这一名满眼荒唐的御史,要如何来当?” 柳朝明将这失望之意尽收眼底:“你想要答案?” 苏晋点了点头。
柳朝明转身折往宫楼另一方向:“我带你去找。
” 二三章(修) 自西咸池门出宫,驱车一盏茶的功夫可至白虎巷。
巷内有一处一进深的院落,苏晋抬目望去,上书“清平草堂”四字。
柳朝明推开院门,径自走到草舍门前:“便是这里。
” 这是老御史的故居。
四十年前,景元帝自淮西起势,曾一度求贤若渴。
后来他手下人才济济,再佐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计(注),最终问鼎江山。
只可惜人一旦到了高位,难免患得患失,积虑成疴,非刮骨不足以慰病痛。
十数载间,朱景元杀尽功臣,整个朝堂都笼罩在腥风之中。
若说谁还能自这腥风中艰难走过,除了早已致仕的文远侯,便只有前任左都御史,人称“老御史”的孟良孟大人了。
柳朝明对苏晋道:“老御史一生,曾十二回入狱,无数次遇险。
景元五年,他去湖广巡案,当地官匪勾结,将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以手挡刀,被斩没了右手五指,他没有退;景元八年,圣上猜忌平北大将军有谋反之心,他冒死劝谏,被当做同党关入诏狱三年,受尽折磨,他没有退;景元十一年,圣上废相,以谋逆罪牵连万余人,他自诏狱一出便进言直谏,圣上一怒之下要杀之,他依然未改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