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同意书上写着
因为产妇宫缩乏力、胎儿持续性枕位,无法自然娩出,需用产钳进行助产分娩。
下面几百字罗列了产钳助产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最严重的是胎儿脑死亡。
“医院在使用产钳助产前,已经明确告知产妇丈夫李先生所有风险,而李先生签字同意,意味着他愿意接受所有风险。
医院在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
”对方律师说道。
张旭将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转向对方。
第4章施压 是一段产房外的监控。
拍到王女士进入产房后,丈夫李先生签字的全过程。
张旭发言:“助产士在中午12点15分把同意书给到李先生,并用大约不到十秒的时间提醒李先生要看清楚内容。
但当时情况紧急,孩子卡在宫口,有缺氧倾向,李先生只想孩子能赶紧生出来,并没时间去看长达千余字的同意书内容。
或者说,即便李先生当初了解了助产的风险,并表示不能接受,那产钳助产这个举措,能有转圜的余地吗?” 宁稚意外。
她前天向萧让提出调取产房外的监控作为证据之一,当时萧让没同意,不想张旭竟然有这段视频证据。
这段视频证据必然要经过萧让的同意才能出示。
也就是说,萧让嘴上拒绝,背地里又同意。
宁稚越发不懂萧让对这个案子到底是什么态度。
“张律你自己也说了院方人员当时用了不到十秒的时间提醒李先生要看清楚手术的意外情况。
” 张旭没被对方律师绕进去,再次重复:“即便李先生当初了解了助产的风险,并表示不能接受,那产钳助产这个举措,能有转圜的余地吗?” 对方律师没吭声。
张旭怒道:“你们这不是同意书,是通知书!” 他之后又提供了心理医生的证词,证明李先生在当时紧急的情况下,很难去对助产方式及其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他在确同意书上签字,也可以说意义不大。
双方就这点争持不下。
但对方律师引用大量医学相关的法律来证明医院的流程是合法的。
宁稚不服,忍不住开口:“手术同意书只是起到告知病人和家属的作用,而非让病人及家属承担责任。
如果是医疗上的事故……” 话没说完,就被张旭打断:“宁稚!” 对方律师登时顺水推舟道:“这位宁律师说的没错,如果是医疗上的事
下面几百字罗列了产钳助产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最严重的是胎儿脑死亡。
“医院在使用产钳助产前,已经明确告知产妇丈夫李先生所有风险,而李先生签字同意,意味着他愿意接受所有风险。
医院在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
”对方律师说道。
张旭将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转向对方。
第4章施压 是一段产房外的监控。
拍到王女士进入产房后,丈夫李先生签字的全过程。
张旭发言:“助产士在中午12点15分把同意书给到李先生,并用大约不到十秒的时间提醒李先生要看清楚内容。
但当时情况紧急,孩子卡在宫口,有缺氧倾向,李先生只想孩子能赶紧生出来,并没时间去看长达千余字的同意书内容。
或者说,即便李先生当初了解了助产的风险,并表示不能接受,那产钳助产这个举措,能有转圜的余地吗?” 宁稚意外。
她前天向萧让提出调取产房外的监控作为证据之一,当时萧让没同意,不想张旭竟然有这段视频证据。
这段视频证据必然要经过萧让的同意才能出示。
也就是说,萧让嘴上拒绝,背地里又同意。
宁稚越发不懂萧让对这个案子到底是什么态度。
“张律你自己也说了院方人员当时用了不到十秒的时间提醒李先生要看清楚手术的意外情况。
” 张旭没被对方律师绕进去,再次重复:“即便李先生当初了解了助产的风险,并表示不能接受,那产钳助产这个举措,能有转圜的余地吗?” 对方律师没吭声。
张旭怒道:“你们这不是同意书,是通知书!” 他之后又提供了心理医生的证词,证明李先生在当时紧急的情况下,很难去对助产方式及其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他在确同意书上签字,也可以说意义不大。
双方就这点争持不下。
但对方律师引用大量医学相关的法律来证明医院的流程是合法的。
宁稚不服,忍不住开口:“手术同意书只是起到告知病人和家属的作用,而非让病人及家属承担责任。
如果是医疗上的事故……” 话没说完,就被张旭打断:“宁稚!” 对方律师登时顺水推舟道:“这位宁律师说的没错,如果是医疗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