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霓虹时代 > 第57章 四个符号里的时光扭蛋机

第57章 四个符号里的时光扭蛋机 第3页

目录
    影组成了巨大的"80"——既是1980年改革开放,也是陆家四代人跨越的年头。

     "知道为什么算盘珠是圆的吗?"陆明远突然握住孙女的手,把一颗算珠塞进她掌心,"因为时光从来不是直线,是无数个圆在互相碰撞。

    "话音未落,算珠突然亮起,映出1969年的粮票戒指、1984年的算盘教案、2019年的电影彩蛋、2049年的元宇宙粮票。

     晓星突然跳起来:"我知道了!这颗算珠就是时光扭蛋机!"她把全家人的手按在算盘上,算珠立刻投射出全息合影——60后爷爷戴着粮票戒指,70后奶奶举着算盘,80后爸爸抱着《流浪地球》周边,90后孙女挥舞着元宇宙粮票。

     厨房里,那锅"流浪地球"火锅还在咕嘟冒泡,汤底里的算盘珠造型年糕正随着温度起伏。

    秦雪梅突然指着天花板:"快看!算珠投的影变成了中国空间站!"只见光影中,粮票化作太阳能板,算盘珠变成对接舱,电影彩蛋里的算珠正在太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陆明远掏出那个珍藏了五十年的粮票戒指,突然发现内侧多了行小字:"致四十年后的你:所有精打细算的日子,都是宇宙级的浪漫。

    "原来晓星偷偷用纳米技术刻了字,把爷爷的数学浪漫和孙女的科幻脑洞焊在了一起。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量子算盘自动生成了新的符号:一个由粮票、算盘、飞船和NFT组成的发光球体。

    晓星把它设为元宇宙头像,配文:"从粮票到NFT,我们算的从来不是数,是把日子过成诗的勇气。

    " 餐桌上,那盘量子算盘汤圆还在冒着热气,每颗汤圆里都藏着不同年代的馅料——60后的红糖(粮票换的)、70后的芝麻(算盘磨的)、80后的巧克力(电影周边)、90后的虚拟糖精(元宇宙提取)。

     "爷爷先吃!"晓星把最大的一颗汤圆推过去。

    陆明远咬开汤圆,突然愣住了——里面不是馅,是颗闪着微光的算珠,上面清晰地刻着:2023→2049。

     "这是..."老爷子的声音有点哽咽。

     "是我用您的粮票戒指数据和妈妈的算盘教案代码合成的,"晓星眨眨眼,"以后每年除夕,咱们都往算盘里存颗珠子,等我有了孩子,就告诉他:你看,这是爷爷们攒了一辈子的星光。

    " 此时,厨房里的全息投影正在播放《春天的故事》,而量子算盘的算珠则随着旋律轻轻摇摆,仿佛在说:所谓代际传承,从来不是重复过去的路,而是把长辈藏在纽扣里的星光,串成照亮未来的项链。

    而那些曾被岁月打磨的符号,终将在时光的算盘上,敲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清脆回响。

     喜欢霓虹年代请大家收藏:()霓虹年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