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进击的张松
冀州邺城
张松自来到邺城,迄今已经两月有余,日日求见袁绍而不可得。
如今刘浪大军征伐益州,正在剑阁与蜀军打的火热,已经是天下人尽皆知的事情。
张松此时来冀州,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他此来肯定是为了求援的。
可河北刚刚吃了两场败仗,虽然仗着底蕴深厚,勉强支撑过去,可依然伤筋动骨。
如今正是休养生息,舔舐伤口的时候,怎么可能还会为了益州,去主动招惹如日中天的朝廷? 再说,朝廷待袁绍不薄,不但在邺城之战中,帮助他击退了曹操,还破格加封他为冀公。
这可是四百年未有之殊荣。
如今朝廷攻伐益州,袁绍没有把张松这个益州使者绑了送给朝廷,已经是给刘璋面子了,还想让他出兵支援益州? 做梦! 谁不知道我袁绍对汉室忠心耿耿,岂能做此大逆不道之事? 是以张松来的时间虽然不短,但一直不得袁绍召见。
…… 驿馆内,张松对着铜镜反复整理着蜀锦深衣,指节无意识地叩击着案几。
两个月来,他已记不清向袁绍递了多少拜帖,每次都如石沉大海,可每日从益州传来的战报让他心绪愈发焦灼——剑门关外的烽火,正烧得比邺城的枫叶还要红。
但苦心人天不负,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
“大人,袁三公子来了!”驿丞的通报声惊得张松猛然起身。
只见袁尚身着貂裘,腰间玉珏随着步伐轻晃,身后跟着两名挎剑侍卫。
张松快步上前,深深一揖:“久仰三公子贤名,今日得见,实乃张某三生有幸!” 袁尚漫不经心地扫过屋内堆积的冀州舆图,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听闻先生每日宴请我河北文武,倒比我这个主人还熟悉邺城?” 话音未落,张松已捧起案上的酒樽:“非是张某僭越,实乃仰慕袁公威名,盼能早日得见。
今有一策,可助袁公成就霸业!” 这句话成功勾起了袁尚的兴趣。
少年公子挥手屏退侍卫,在主位落座:“说来听听。
” 张松斟满美酒,娓娓道来:“自天子乘冀公与曹贼官渡大战之时,西迁关中,汉室已然有复兴之势。
然刘浪狼子野心,其挟天子以令诸侯,西灭韩遂,吞并凉州,南攻剑阁,欲吞益州,下一步必然觊觎河北粮仓之地。
袁公若不早做筹谋......”他突然压低声音:“恐燕赵之地,亦成他人盘中餐。
” 袁尚握着酒樽的手骤然收紧。
他当然知道父亲袁绍对刘浪的忌惮,更清楚邺城之战后加封的"冀国公"名号,不过是朝廷安抚河北,用以制衡曹贼的手段。
到底是年轻人,沉不住气。
见少年心动,张松乘胜追击:“益州愿为先锋,拖住刘浪主力于剑阁。
袁公只需挥师南下,先取上党,再夺河内,长安弹指可定!届时天下诸侯,谁与争锋?” 袁尚听后,默然无语,只是端起酒杯浅饮一口,细细品味其中滋味。
三日后,冀州牧府衙内,青铜编钟奏起迎宾曲。
袁绍高踞
如今刘浪大军征伐益州,正在剑阁与蜀军打的火热,已经是天下人尽皆知的事情。
张松此时来冀州,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他此来肯定是为了求援的。
可河北刚刚吃了两场败仗,虽然仗着底蕴深厚,勉强支撑过去,可依然伤筋动骨。
如今正是休养生息,舔舐伤口的时候,怎么可能还会为了益州,去主动招惹如日中天的朝廷? 再说,朝廷待袁绍不薄,不但在邺城之战中,帮助他击退了曹操,还破格加封他为冀公。
这可是四百年未有之殊荣。
如今朝廷攻伐益州,袁绍没有把张松这个益州使者绑了送给朝廷,已经是给刘璋面子了,还想让他出兵支援益州? 做梦! 谁不知道我袁绍对汉室忠心耿耿,岂能做此大逆不道之事? 是以张松来的时间虽然不短,但一直不得袁绍召见。
…… 驿馆内,张松对着铜镜反复整理着蜀锦深衣,指节无意识地叩击着案几。
两个月来,他已记不清向袁绍递了多少拜帖,每次都如石沉大海,可每日从益州传来的战报让他心绪愈发焦灼——剑门关外的烽火,正烧得比邺城的枫叶还要红。
但苦心人天不负,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
“大人,袁三公子来了!”驿丞的通报声惊得张松猛然起身。
只见袁尚身着貂裘,腰间玉珏随着步伐轻晃,身后跟着两名挎剑侍卫。
张松快步上前,深深一揖:“久仰三公子贤名,今日得见,实乃张某三生有幸!” 袁尚漫不经心地扫过屋内堆积的冀州舆图,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听闻先生每日宴请我河北文武,倒比我这个主人还熟悉邺城?” 话音未落,张松已捧起案上的酒樽:“非是张某僭越,实乃仰慕袁公威名,盼能早日得见。
今有一策,可助袁公成就霸业!” 这句话成功勾起了袁尚的兴趣。
少年公子挥手屏退侍卫,在主位落座:“说来听听。
” 张松斟满美酒,娓娓道来:“自天子乘冀公与曹贼官渡大战之时,西迁关中,汉室已然有复兴之势。
然刘浪狼子野心,其挟天子以令诸侯,西灭韩遂,吞并凉州,南攻剑阁,欲吞益州,下一步必然觊觎河北粮仓之地。
袁公若不早做筹谋......”他突然压低声音:“恐燕赵之地,亦成他人盘中餐。
” 袁尚握着酒樽的手骤然收紧。
他当然知道父亲袁绍对刘浪的忌惮,更清楚邺城之战后加封的"冀国公"名号,不过是朝廷安抚河北,用以制衡曹贼的手段。
到底是年轻人,沉不住气。
见少年心动,张松乘胜追击:“益州愿为先锋,拖住刘浪主力于剑阁。
袁公只需挥师南下,先取上党,再夺河内,长安弹指可定!届时天下诸侯,谁与争锋?” 袁尚听后,默然无语,只是端起酒杯浅饮一口,细细品味其中滋味。
三日后,冀州牧府衙内,青铜编钟奏起迎宾曲。
袁绍高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