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听石翁 第2页
轿来的那天开始的。
那天日头正毒,县太爷穿着青呢大褂,摇着折扇,带着四个衙役进了村。
村长点头哈腰地迎上去,县太爷却直奔鹰嘴崖,指着张石翁的茅草屋问:"听说村里有个能听懂石头说话的奇人?" 村长擦着汗:"回大老爷,就是张老汉,不过就是会看些山形地势......" "带朕的人去见!"县太爷甩了甩马鞭,"朕听闻此人能断山寻矿,若真有本事,本县保他做矿监,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张石翁正蹲在屋前敲石头,听见动静抬头,眯眼看了看那顶八抬大轿,又低头继续敲:"县太爷说的'听懂石头',不过是听个响罢了。
石头哪里会说话?" 县太爷的脸立刻拉下来:"大胆!本县亲自来请,是给你脸面!"他一甩袖子,"来人,把张老汉请上轿!" 衙役们刚要上前,张石翁突然抄起块碗口大的石头,"咚"地砸在地上:"你们当石头是死的?这山里的石头,哪个没听过千年的风声?哪个没见过地火的焚烧?你们要挖山里的宝贝,可知道那些石头里锁着多少冤魂?"他声音陡然拔高,"告诉你们县太爷,青岩山的石头,不是谁都能听的!" 县太爷被骂得脸色发白,拂袖而去。
打那以后,再没人敢提请张石翁的事。
可张石翁却像变了个人。
他不再整日蹲在石头堆里,而是常常独自上山,坐在最大的那块"望乡岩"上,一坐就是大半天。
那石头有两人高,圆头圆脑像个老巨人,村里人都说它是山的魂儿。
腊月里的一个雪夜,张石翁的茅草屋里没了炊烟。
柱子去送年货,发现门没闩,屋里冷锅冷灶,只有炕头放着个布包袱。
打开一看,是几块磨得发亮的石头,还有张纸条,写着:"我该回山里去了。
" 第二天清晨,雪停了。
村民们发现望乡岩下多了尊石像——正是张石翁的模样,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衫,手里还攥着块黑黢黢的石头,耳朵紧紧贴在岩壁上。
最奇的是,每逢山雨欲来,那石像就会发出低沉的轰鸣,像老人在哼曲儿,又像石头在说话。
起初只有离得近的人能听见,后来传得越来越远,连邻村的人都说,青岩山方向有闷响,像是大地在喘气。
"那是张老叔在跟石头说话呢。
"老人们说,"他舍不得走,就把魂儿附在石头上了。
" 如今青岩村的后生们上山,总爱去摸摸那尊石像。
石头被摸得油光水滑,耳朵那块儿尤其亮堂。
有人说,贴着石像的耳朵能听见山的心跳;也有人说,那是张石翁在提醒:"慢些走,山是有魂的。
" 山风掠过鹰嘴崖,传来若有若无的轰鸣。
像是谁在轻声应和。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那天日头正毒,县太爷穿着青呢大褂,摇着折扇,带着四个衙役进了村。
村长点头哈腰地迎上去,县太爷却直奔鹰嘴崖,指着张石翁的茅草屋问:"听说村里有个能听懂石头说话的奇人?" 村长擦着汗:"回大老爷,就是张老汉,不过就是会看些山形地势......" "带朕的人去见!"县太爷甩了甩马鞭,"朕听闻此人能断山寻矿,若真有本事,本县保他做矿监,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张石翁正蹲在屋前敲石头,听见动静抬头,眯眼看了看那顶八抬大轿,又低头继续敲:"县太爷说的'听懂石头',不过是听个响罢了。
石头哪里会说话?" 县太爷的脸立刻拉下来:"大胆!本县亲自来请,是给你脸面!"他一甩袖子,"来人,把张老汉请上轿!" 衙役们刚要上前,张石翁突然抄起块碗口大的石头,"咚"地砸在地上:"你们当石头是死的?这山里的石头,哪个没听过千年的风声?哪个没见过地火的焚烧?你们要挖山里的宝贝,可知道那些石头里锁着多少冤魂?"他声音陡然拔高,"告诉你们县太爷,青岩山的石头,不是谁都能听的!" 县太爷被骂得脸色发白,拂袖而去。
打那以后,再没人敢提请张石翁的事。
可张石翁却像变了个人。
他不再整日蹲在石头堆里,而是常常独自上山,坐在最大的那块"望乡岩"上,一坐就是大半天。
那石头有两人高,圆头圆脑像个老巨人,村里人都说它是山的魂儿。
腊月里的一个雪夜,张石翁的茅草屋里没了炊烟。
柱子去送年货,发现门没闩,屋里冷锅冷灶,只有炕头放着个布包袱。
打开一看,是几块磨得发亮的石头,还有张纸条,写着:"我该回山里去了。
" 第二天清晨,雪停了。
村民们发现望乡岩下多了尊石像——正是张石翁的模样,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衫,手里还攥着块黑黢黢的石头,耳朵紧紧贴在岩壁上。
最奇的是,每逢山雨欲来,那石像就会发出低沉的轰鸣,像老人在哼曲儿,又像石头在说话。
起初只有离得近的人能听见,后来传得越来越远,连邻村的人都说,青岩山方向有闷响,像是大地在喘气。
"那是张老叔在跟石头说话呢。
"老人们说,"他舍不得走,就把魂儿附在石头上了。
" 如今青岩村的后生们上山,总爱去摸摸那尊石像。
石头被摸得油光水滑,耳朵那块儿尤其亮堂。
有人说,贴着石像的耳朵能听见山的心跳;也有人说,那是张石翁在提醒:"慢些走,山是有魂的。
" 山风掠过鹰嘴崖,传来若有若无的轰鸣。
像是谁在轻声应和。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