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全文 > 第17章 百宝秤

第17章 百宝秤 第3页

目录
    愣:"你要这破石头做什么?" 老妪叹了口气:"我那孙女儿病了,大夫说要吃山涧里的灵芝,可那灵芝长在悬崖上,我老太婆爬不上去。

    前儿听人说,用精准的秤能称出草药的斤两,我就想着......"她抹了把眼泪,"要是能有个准秤,我就能去采灵芝了。

    " 周大官人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他想起自己从前为了多赚几文钱,往丝绸里掺过浆糊;为了赖掉佃户的租子,让人把地契改小了半亩;甚至那回强买张寡妇的祖屋,还买通了里正做假证......原来那些被他算计的人,都在暗处记着账呢。

     当天夜里,周大官人做了个梦。

    梦里他又回到了集市,老翁坐在蓝布篷下,手里捧着杆新秤。

    秤杆还是琥珀色的,秤砣却换成了块普通的青石——那青石沉得很,不管称什么都稳稳当当。

     "老丈......"周大官人想说话,老翁却指了指他的脚:"你脚上的伤,是贪念生的虫。

    " 他猛地惊醒,脚背上的肿已经消了大半。

    第二日,他关了绸缎庄,搬去了城外开了间米行。

    米行的秤是找老匠人打的,刻度线磨得溜光,秤砣是块黑黢黢的铁——他说:"这秤称的不是钱,是良心。

    " 说来也怪,自打换了秤,周大官人的生意竟慢慢好了起来。

    买米的人说他秤准,卖粮的人说他实在,连从前躲着他的佃户,都主动把租子送上门,还说:"周老板的秤正,咱交租子也交得踏实。

    " 再说那拾荒的老妪,得了碎玉片后,真的磨了个秤砣。

    她用麻绳系了,在破庙门口支了个小摊,专门帮人称草药。

    有回,个穿青衫的小媳妇抱着发烧的孩子来买药,哭着说家里穷,没钱请大夫。

    老妪称了称孩子的脉门(她虽不识字,却懂些粗浅的医理),又称了称手里的草药,说:"这味金银花三钱,甘草两钱,煎水喝管用。

    "小媳妇付不起钱,老妪挥挥手:"拿去吧,算我孙女儿的福分。

    " 后来,青溪镇流传着两桩奇事:一是周大官人改了行,米行越开越大;二是破庙前的老妪,称草药从没收过钱,可她的孙女儿后来成了远近闻名的郎中,说是有位白胡子神仙托梦,教了她许多医术。

     至于那杆"百宝秤",有人说老翁是灶王爷下凡,专来度化贪心的人;也有人说,那秤本是昆仑山上的星木所制,能照见人心善恶。

    但青溪镇的老人们都说:"啥神仙不神仙的,人心正了,秤杆自然正;人心偏了,就是铁打的秤砣,也得砸脚。

    "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