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古琴喑 第3页
庙过夜。
沈清商把琴放在供桌上,点起三柱香。
月光从破窗漏进来,照在琴身上,那些裂痕竟完全看不见了。
他试着拨了下琴弦——"铮"的一声,清越如泉,比当年的声音更沉,更厚,像浸了岁月的潭水。
"爷爷,琴响了!"小丫头欢呼。
沈清商的手在发抖。
他弹起《平沙落雁》,弹到第七弦时,突然想起当年叛军砍断琴弦的模样。
可此刻的琴音里,没有嘶哑,没有悲怆,只有一股说不出的温柔,像母亲哄孩子睡觉的歌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妇跪在供桌前,额头抵着青石板:"狗蛋,你听见了吗?琴修好了,它替你活着呢。
" 小丫头趴在琴上,用手指轻轻摸过琴身:"爷爷,琴上有好多小坑,像星星。
" 沈清商笑了。
他知道,那是七年来,听众的眼泪砸出来的。
每滴泪里,都有一个故事:有失去丈夫的农妇,有断了腿的书生,有被烧了房子的老木匠......他们的泪,渗进琴里,把琴的伤都填满了。
"该走了,"他背起琴囊,"去下一个城。
" 老妇追出来,往他怀里塞了包艾草:"给琴熏熏,别再让它哑了。
" 小丫头抱着块烤红薯:"爷爷,等我长大,也要学弹琴,弹给所有难过的人听。
" 沈清商摸了摸小丫头的头。
他背着琴,走在青石板路上,月光把影子拉得老长。
琴在囊里轻轻发烫,像颗跳动的心脏。
他知道,这琴永远不会哑了——因为总有人愿意讲,总有人愿意听,总有人愿意为它掉眼泪。
后来,有人说,锦官城重建时,在旧城墙根下挖出块焦木,上面刻着"九霄环佩"四个字。
可沈清商没去看。
他带着琴,继续流浪,每到一城,就讲那段屠城的故事。
他说,琴能发声,因有人愿听;人愿听,因心未死。
而那些流进琴里的泪,早把战争的疤,都泡软了,化了。
如今,每当月明星稀的夜晚,总能听见远处飘来琴声。
那声音清越中带着沧桑,像在说:莫要忘了,这世上最锋利的刀,从来不是铁打的,是人心底的恨;最能治愈的药,也不是草药,是人心里的泪。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沈清商把琴放在供桌上,点起三柱香。
月光从破窗漏进来,照在琴身上,那些裂痕竟完全看不见了。
他试着拨了下琴弦——"铮"的一声,清越如泉,比当年的声音更沉,更厚,像浸了岁月的潭水。
"爷爷,琴响了!"小丫头欢呼。
沈清商的手在发抖。
他弹起《平沙落雁》,弹到第七弦时,突然想起当年叛军砍断琴弦的模样。
可此刻的琴音里,没有嘶哑,没有悲怆,只有一股说不出的温柔,像母亲哄孩子睡觉的歌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妇跪在供桌前,额头抵着青石板:"狗蛋,你听见了吗?琴修好了,它替你活着呢。
" 小丫头趴在琴上,用手指轻轻摸过琴身:"爷爷,琴上有好多小坑,像星星。
" 沈清商笑了。
他知道,那是七年来,听众的眼泪砸出来的。
每滴泪里,都有一个故事:有失去丈夫的农妇,有断了腿的书生,有被烧了房子的老木匠......他们的泪,渗进琴里,把琴的伤都填满了。
"该走了,"他背起琴囊,"去下一个城。
" 老妇追出来,往他怀里塞了包艾草:"给琴熏熏,别再让它哑了。
" 小丫头抱着块烤红薯:"爷爷,等我长大,也要学弹琴,弹给所有难过的人听。
" 沈清商摸了摸小丫头的头。
他背着琴,走在青石板路上,月光把影子拉得老长。
琴在囊里轻轻发烫,像颗跳动的心脏。
他知道,这琴永远不会哑了——因为总有人愿意讲,总有人愿意听,总有人愿意为它掉眼泪。
后来,有人说,锦官城重建时,在旧城墙根下挖出块焦木,上面刻着"九霄环佩"四个字。
可沈清商没去看。
他带着琴,继续流浪,每到一城,就讲那段屠城的故事。
他说,琴能发声,因有人愿听;人愿听,因心未死。
而那些流进琴里的泪,早把战争的疤,都泡软了,化了。
如今,每当月明星稀的夜晚,总能听见远处飘来琴声。
那声音清越中带着沧桑,像在说:莫要忘了,这世上最锋利的刀,从来不是铁打的,是人心底的恨;最能治愈的药,也不是草药,是人心里的泪。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