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戏船魅影 第3页
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说,我唱完《离魂曲》就能去投胎。
"柳月白的眼泪掉在焦黑的脖颈上,滋滋作响,"可我连个完整的唱段都没唱完,怎么甘心?"她踉跄着走到陈九跟前,"你懂戏,你帮我唱完,唱完我就放你走。
" 陈九摸了摸怀里的半枚珠钗——那是他从火场里抢出来的,这么多年一直贴身带着。
他突然明白,柳月白的执念不是恨,是遗憾。
就像戏台上那句老话:"戏比天大,可戏散了,总得留点念想。
" "好。
"陈九抹了把脸,"我给你唱《离魂曲》。
" 柳月白眼睛亮了。
她重新理了理鬓发,抱起那柄断了弦的琵琶。
陈九站在舱中央,水袖一甩,唱开了: "叹人生如朝露,最是难留, 戏台方寸地,偏藏万种愁。
那一年火焚画栋,焦土埋香骨, 剩半支珠钗,记取旧风流......" 他唱得投入,水袖时而如游龙翻卷,时而如弱柳扶风。
柳月白跟着哼起来,声音越来越轻,脸上的焦黑慢慢褪去,露出下面原本的白皙。
她的手抚过琵琶弦,弦上竟渗出细细的血珠——原来这些年,她一直用怨气养着这把琵琶。
"......问来生何处是,重续这, 未唱完的曲,未圆的梦, 待得月满时,再与君, 同看那,满台灯如昼......" 最后一个音消散在江风里。
柳月白的身影渐渐透明,她脖颈处的焦痕也没了,只剩下月白的戏服在风里飘。
她笑着摸了摸陈九的头:"九爷,你这出《离魂曲》,比我当年唱得还好。
" 舱外的雾突然散了。
陈九看见江面上漂着半枚珠钗,和当年他在火场里捡到的那半枚严丝合缝。
柳月白的身影融进晨雾里,只留下句话:"替我告诉那些爱听戏的人,戏散了别慌着走,戏魂还在台上呢。
" 班船的铜铃又响了。
老艄公揉着眼睛坐起来:"九爷,咱这是在哪儿?"陈九往江里撒了把戏服上的金粉:"往前开吧,今儿个有好戏唱。
" 后来有人说,浔阳江上每逢月圆夜,就能听见《离魂曲》的调子。
还有人说,看见过艘朱漆画舫,船头站着个穿月白戏服的女子,抱着琵琶唱得入神。
陈九听了只是笑,他依旧带着戏班走南闯北,只是每回开戏前,总要在后台供上半枚珠钗,和一盏青瓷茶。
毕竟,戏比天大,可戏散了......总得留点念想。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柳月白的眼泪掉在焦黑的脖颈上,滋滋作响,"可我连个完整的唱段都没唱完,怎么甘心?"她踉跄着走到陈九跟前,"你懂戏,你帮我唱完,唱完我就放你走。
" 陈九摸了摸怀里的半枚珠钗——那是他从火场里抢出来的,这么多年一直贴身带着。
他突然明白,柳月白的执念不是恨,是遗憾。
就像戏台上那句老话:"戏比天大,可戏散了,总得留点念想。
" "好。
"陈九抹了把脸,"我给你唱《离魂曲》。
" 柳月白眼睛亮了。
她重新理了理鬓发,抱起那柄断了弦的琵琶。
陈九站在舱中央,水袖一甩,唱开了: "叹人生如朝露,最是难留, 戏台方寸地,偏藏万种愁。
那一年火焚画栋,焦土埋香骨, 剩半支珠钗,记取旧风流......" 他唱得投入,水袖时而如游龙翻卷,时而如弱柳扶风。
柳月白跟着哼起来,声音越来越轻,脸上的焦黑慢慢褪去,露出下面原本的白皙。
她的手抚过琵琶弦,弦上竟渗出细细的血珠——原来这些年,她一直用怨气养着这把琵琶。
"......问来生何处是,重续这, 未唱完的曲,未圆的梦, 待得月满时,再与君, 同看那,满台灯如昼......" 最后一个音消散在江风里。
柳月白的身影渐渐透明,她脖颈处的焦痕也没了,只剩下月白的戏服在风里飘。
她笑着摸了摸陈九的头:"九爷,你这出《离魂曲》,比我当年唱得还好。
" 舱外的雾突然散了。
陈九看见江面上漂着半枚珠钗,和当年他在火场里捡到的那半枚严丝合缝。
柳月白的身影融进晨雾里,只留下句话:"替我告诉那些爱听戏的人,戏散了别慌着走,戏魂还在台上呢。
" 班船的铜铃又响了。
老艄公揉着眼睛坐起来:"九爷,咱这是在哪儿?"陈九往江里撒了把戏服上的金粉:"往前开吧,今儿个有好戏唱。
" 后来有人说,浔阳江上每逢月圆夜,就能听见《离魂曲》的调子。
还有人说,看见过艘朱漆画舫,船头站着个穿月白戏服的女子,抱着琵琶唱得入神。
陈九听了只是笑,他依旧带着戏班走南闯北,只是每回开戏前,总要在后台供上半枚珠钗,和一盏青瓷茶。
毕竟,戏比天大,可戏散了......总得留点念想。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