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石不语 第3页
,递水。
陈阿公凿得慢,阿阮看得也慢,仿佛要把每一刀都刻进心里。
第七个月,石像的轮廓出来了。
阿阮摸着石像的脸,眼泪滴在石面上,洇开一片水痕。
陈阿公说:“别哭,等凿完了,你们就能永远在一起了。
”阿阮摇头:“我不是哭,我是高兴。
砚哥,你看,有人记得你。
” 第三年,石像凿好了。
阿砚的石像比真人高半尺,穿着青布衫,颈间的玉坠被凿得发亮。
两尊石像并肩立着,阿阮的石像略矮些,发间别着朵野菊花,手里攥着块帕子——正是当年那匹月白绸子上剪下来的。
陈阿公退后两步,眯着眼看,突然红了眼眶:“像,真像。
阿阮,你看,他回来了。
” 阿阮笑了,笑得像个孩子。
她伸出手,轻轻碰了碰石像的手背。
石像冰凉,却让她想起阿砚从前握她的手,也是这样的凉,却带着暖烘烘的热气。
从那以后,阿阮每天都要和石像说说话。
早上说:“砚哥,今天的太阳好暖。
”傍晚说:“砚哥,我把院子扫干净了。
”下雨时,她会搬个塑料布盖在石像上,自己淋得透湿也不在意。
村里人渐渐发现,乌岩山的雾比从前浓了,尤其是清晨,常常漫到村口,把两尊石像罩得严严实实。
有人说看见雾里有影子晃动,像是一男一女并肩走着;有人说听见山涧里有哭声,细细的,像女子在抽噎。
第四十年,阿阮走了。
她临终前拉着陈阿公的手,说:“陈伯,把我葬在石像旁边吧。
我要看着他。
”陈阿公点头,给她换了身月白衫子,把她轻轻放在两尊石像中间。
下葬那天,山雾特别大,等雾散了,人们发现石像脚下的泥土裂开了细缝,有清泉汩汩涌出,水质清冽,带着股淡淡的甜。
有人用杯子接了喝,说像极了当年阿阮煮的酒酿圆子汤。
后来,乌岩山成了远近闻名的景点。
游客们说,山上的两尊石像是神仙变的,男的叫阿砚,女的叫阿阮,他们等了百年才团聚。
山涧的泉水被叫做“泪咽溪”,传说谁要是心里装着事,对着泉水说出来,眼泪就会掉进溪里,被泉水带走。
再后来,有个云游的道士路过,摸着石像上的凿痕说:“石本无情人有情,百年风化终成影。
这哪是石头,分明是两个魂儿化在里头了。
”他说得没错,时间确实能风化形骸——阿阮的骨殖早就融进了泥土,阿砚的石像也被风雨磨去了棱角。
可有些东西,时间是磨不掉的。
你看那两尊石像,至今还并肩立着,手虽未相握,心却贴得极近;你看那泪咽溪,至今还在流,水声里仿佛能听见女子的低语:“砚哥,我等你回家。
”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陈阿公凿得慢,阿阮看得也慢,仿佛要把每一刀都刻进心里。
第七个月,石像的轮廓出来了。
阿阮摸着石像的脸,眼泪滴在石面上,洇开一片水痕。
陈阿公说:“别哭,等凿完了,你们就能永远在一起了。
”阿阮摇头:“我不是哭,我是高兴。
砚哥,你看,有人记得你。
” 第三年,石像凿好了。
阿砚的石像比真人高半尺,穿着青布衫,颈间的玉坠被凿得发亮。
两尊石像并肩立着,阿阮的石像略矮些,发间别着朵野菊花,手里攥着块帕子——正是当年那匹月白绸子上剪下来的。
陈阿公退后两步,眯着眼看,突然红了眼眶:“像,真像。
阿阮,你看,他回来了。
” 阿阮笑了,笑得像个孩子。
她伸出手,轻轻碰了碰石像的手背。
石像冰凉,却让她想起阿砚从前握她的手,也是这样的凉,却带着暖烘烘的热气。
从那以后,阿阮每天都要和石像说说话。
早上说:“砚哥,今天的太阳好暖。
”傍晚说:“砚哥,我把院子扫干净了。
”下雨时,她会搬个塑料布盖在石像上,自己淋得透湿也不在意。
村里人渐渐发现,乌岩山的雾比从前浓了,尤其是清晨,常常漫到村口,把两尊石像罩得严严实实。
有人说看见雾里有影子晃动,像是一男一女并肩走着;有人说听见山涧里有哭声,细细的,像女子在抽噎。
第四十年,阿阮走了。
她临终前拉着陈阿公的手,说:“陈伯,把我葬在石像旁边吧。
我要看着他。
”陈阿公点头,给她换了身月白衫子,把她轻轻放在两尊石像中间。
下葬那天,山雾特别大,等雾散了,人们发现石像脚下的泥土裂开了细缝,有清泉汩汩涌出,水质清冽,带着股淡淡的甜。
有人用杯子接了喝,说像极了当年阿阮煮的酒酿圆子汤。
后来,乌岩山成了远近闻名的景点。
游客们说,山上的两尊石像是神仙变的,男的叫阿砚,女的叫阿阮,他们等了百年才团聚。
山涧的泉水被叫做“泪咽溪”,传说谁要是心里装着事,对着泉水说出来,眼泪就会掉进溪里,被泉水带走。
再后来,有个云游的道士路过,摸着石像上的凿痕说:“石本无情人有情,百年风化终成影。
这哪是石头,分明是两个魂儿化在里头了。
”他说得没错,时间确实能风化形骸——阿阮的骨殖早就融进了泥土,阿砚的石像也被风雨磨去了棱角。
可有些东西,时间是磨不掉的。
你看那两尊石像,至今还并肩立着,手虽未相握,心却贴得极近;你看那泪咽溪,至今还在流,水声里仿佛能听见女子的低语:“砚哥,我等你回家。
”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