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雄关夜话定北策 龙驾东归近帝畿 第2页
合适人选。
" 赵桓忽然问道:"诸卿可还记得,宣和末年,曾有何人亲赴金营?" 三人一愣,胡寅最先反应过来:"陛下是说......张叔夜张枢相?" "正是。
"赵桓点头,"张叔夜以割地使身份,独入虎穴,舌战群酋,威武不屈。
归来后上疏言金人必为大患,可惜其时朝政昏暗,不为所用。
" 折可求恍然大悟:"对啊!某怎把张枢相忘了?此人不仅有胆识,更深知金人虚实,确实是不二人选。
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张枢相如今何在?某记得靖康初年,朝中并未见其踪影。
"折可求疑惑道。
杨再兴也好奇:"是啊,这等忠臣良将,为何不在朝中?" 赵桓叹了口气:"此事说来话长。
靖康元年,某本欲召其入京,委以重任。
然彼时太上皇犹在,朝中主和声浪甚高,朕担心张叔夜入朝,反遭小人构陷。
" 胡寅点头:"陛下深虑。
张枢相性情刚直,若在朝中,必与李邦彦等人争执,于国事无益。
" "更重要的是,"赵桓继续道,"朕当时便料定,金人必不甘心,迟早还要南犯。
届时必需大量兵源。
而朝中禁军虽多,然多年承平,战力堪忧。
朕思来想去,决定让张叔夜远赴邓州。
" "邓州?"三人都不解。
"邓州地处要冲,民风彪悍。
更重要的是,某听闻那里聚集了不少因灾流徙的百姓。
这些人衣食无着,若能收为己用,便是一支劲旅。
"赵桓解释道。
折可求恍然:"陛下是让张枢相去那里招募新军?" "正是。
朕密令其以安抚使名义赴任,表面上是救济灾民,实则是为某练兵。
"赵桓道,"如今已一年有余,想必颇有成效。
" 杨再兴激动道:"如此说来,张枢相手中已有兵马?" "某估计,至少数千人。
"赵桓道,"而且这些人经张叔夜亲自调教,必非等闲之辈。
" 胡寅却有些担心:"陛下,某担心此事若传开,恐有人说陛下养寇自重......" "胡参赞多虑了。
"折可求反驳道,"邓州练兵,乃为国家计,何来养寇之说?况且,张枢相忠义素着,岂会有二心?" "某也觉得胡参赞想多了。
"杨再兴道,"官家未雨绸缪,正是英明之举。
如今西夏已平,正是张枢相出山之时。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桓看着三人,缓缓道:"朕意已决。
明日回京后,便遣人赴邓州,召张叔夜北上,总领河东河北两路军务。
" "此策甚好!"折
" 赵桓忽然问道:"诸卿可还记得,宣和末年,曾有何人亲赴金营?" 三人一愣,胡寅最先反应过来:"陛下是说......张叔夜张枢相?" "正是。
"赵桓点头,"张叔夜以割地使身份,独入虎穴,舌战群酋,威武不屈。
归来后上疏言金人必为大患,可惜其时朝政昏暗,不为所用。
" 折可求恍然大悟:"对啊!某怎把张枢相忘了?此人不仅有胆识,更深知金人虚实,确实是不二人选。
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张枢相如今何在?某记得靖康初年,朝中并未见其踪影。
"折可求疑惑道。
杨再兴也好奇:"是啊,这等忠臣良将,为何不在朝中?" 赵桓叹了口气:"此事说来话长。
靖康元年,某本欲召其入京,委以重任。
然彼时太上皇犹在,朝中主和声浪甚高,朕担心张叔夜入朝,反遭小人构陷。
" 胡寅点头:"陛下深虑。
张枢相性情刚直,若在朝中,必与李邦彦等人争执,于国事无益。
" "更重要的是,"赵桓继续道,"朕当时便料定,金人必不甘心,迟早还要南犯。
届时必需大量兵源。
而朝中禁军虽多,然多年承平,战力堪忧。
朕思来想去,决定让张叔夜远赴邓州。
" "邓州?"三人都不解。
"邓州地处要冲,民风彪悍。
更重要的是,某听闻那里聚集了不少因灾流徙的百姓。
这些人衣食无着,若能收为己用,便是一支劲旅。
"赵桓解释道。
折可求恍然:"陛下是让张枢相去那里招募新军?" "正是。
朕密令其以安抚使名义赴任,表面上是救济灾民,实则是为某练兵。
"赵桓道,"如今已一年有余,想必颇有成效。
" 杨再兴激动道:"如此说来,张枢相手中已有兵马?" "某估计,至少数千人。
"赵桓道,"而且这些人经张叔夜亲自调教,必非等闲之辈。
" 胡寅却有些担心:"陛下,某担心此事若传开,恐有人说陛下养寇自重......" "胡参赞多虑了。
"折可求反驳道,"邓州练兵,乃为国家计,何来养寇之说?况且,张枢相忠义素着,岂会有二心?" "某也觉得胡参赞想多了。
"杨再兴道,"官家未雨绸缪,正是英明之举。
如今西夏已平,正是张枢相出山之时。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桓看着三人,缓缓道:"朕意已决。
明日回京后,便遣人赴邓州,召张叔夜北上,总领河东河北两路军务。
" "此策甚好!"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