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带着随身空间来重生 > 第31章 三乡镇的工业工厂

第31章 三乡镇的工业工厂

目录
    果不其然,一切正如覃龙之前信誓旦旦所描述的那样。

    三人站在小路的起点,这条被称作小路的通道,远看时,那蜿蜒的模样似乎只够一人勉强通过,可当他们真正踏上这条路,才发现其规模远超想象。

     仔细瞧去,路面上布满了密密麻麻、或深或浅的牛蹄印,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这条小路的由来。

     那些养牛的人家,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村子里,便会解开牛栏的绳索,吆喝着将一群群体壮的牛儿赶往山上。

     牛群浩浩荡荡地前行,起初,它们只是随性地在草丛中踏出杂乱的痕迹。

    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牛儿们来来往往走得多了,这些杂乱的痕迹逐渐连贯起来,一条清晰的小道便慢慢形成了。

     日子久了,村民们发现顺着牛儿们踏出的路行走,去往山上或是其他地方更为便捷,于是众多村民纷纷效仿,开始跟着这原本的牛路行走。

     久而久之,这条牛路在众人的踩踏下愈发坚实宽阔,自然而然地就演变成了一条人也能自由通行的山路。

     在赶路的行进过程中,他们时不时会遇到潺潺流淌的水道。

    这些水道或宽或窄,水流或急或缓。

    聪明的村民们巧妙地利用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就地取材,选用山间生长得极为茂盛的竹子,搭建起简易的竹桥。

    这些竹桥,构造并不复杂,只是将一根根竹子用坚韧的藤蔓紧紧捆绑在一起,然后稳稳地架设在水道两岸。

    尽管它们看起来质朴无华,却有着令人惊叹的稳固性,稳稳当当地横跨在水道之上,无论风吹雨打,都始终坚守在那里,方便着过往的行人。

     三人行走在竹桥上,能清晰地感受到竹子的韧性,偶尔还能听到竹子相互摩擦发出的轻微“嘎吱”声,仿佛是竹桥在轻声诉说着它为村民们服务的故事。

     踏入了三乡镇后,覃龙和何虎这两位伙伴,一左一右地陪着江奔宇,开启了一场全方位、细致入微的游览。

     他们的身影穿梭在三乡镇的大街小巷,每一条街道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江奔宇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探寻的光芒,目光四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街边的房屋错落有致,墙壁上有的爬满了绿色的藤蔓,为单调的墙面增添了一抹生机;有的则张贴着色彩鲜艳的宣传海报,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有挑着担子卖菜的农民,那担子两头的蔬菜鲜嫩欲滴,还带着清晨的露珠;有推着小车卖小吃的摊贩,阵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购买。

     江奔宇一边走,一边在心中暗自感慨,这三乡镇竟和他上一世记忆中的模样基本一致。

    虽说三乡镇的规模相较于那些大城市而言不算大,但其内里却五脏俱全,各类工厂犹如繁星般散布在乡镇的各个角落,应有尽有。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矗立在镇边的砖瓦厂,高大的烟囱犹如一个巨人,时不时冒出缕缕青烟,青烟袅袅升腾,与蓝天白云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远远看过去,便能看到巨大的窑炉散发着滚滚热浪,工人们在高温下忙碌地穿梭着,将一块块成型的泥坯小心翼翼地放入窑炉中烧制。

    经过高温的淬炼,原本软塌塌的泥坯摇身一变,成为了坚固耐用的砖瓦,这些砖瓦将被运往各地,用于建造房屋、桥梁等建筑。

     紧邻砖瓦厂的是水泥预制厂,还未靠近,便能听到厂内机器轰鸣的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