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太子立功
桓阅之按照约定去拜谢皇后,带上缪家的丝绸宝物。
“阅儿太客气了,以后不许再拿这些东西来了,这么生分。
”皇后亲昵地说。
她对桓阅之态度已经好了很多。
“这是缪家的母后的谢礼。
如有机会,舅舅想亲自拜谢母后。
以后母后有任何需要,只管差遣。
” “亲家太客气了,我理应照顾你,当然也要照顾他们。
”皇后笑逐颜开。
“母后,今日儿臣还有一事相商。
” “你尽管说。
” “这些遭受樊意龄欺压的富户,其实跟缪家一样,都希望得到庇护。
而普天之下,能做到的也只有母后。
” “庇护你和缪家是本宫力所能及的事情,可若沾上其他家族,那可是干政了。
” 皇后不蠢。
“母后不方便出面,可太子确是最好的人选。
现在大部份富户的案件还等着审理,二皇兄有连带关系肯定不适合。
"但如果太子去审理案件呢?如果太子能够让这些富户自愿地上贡财富得到庇护呢?” 桓阅之引导她。
“本宫的确可以跟皇上说,让太子去处理,可太子也不能去强迫这些人上交钱财,这样跟樊意龄有何区别?” “如果母后信任,儿臣愿意为太子分忧。
太子不需要去做这些事,儿臣自会安排好。
” ”阅儿,你如此为本宫着想,本宫实在意外。
“ 皇后盯着桓阅之,疑心他是否另有阴谋。
“母后也知道我无依无靠,得母后庇护是属万幸,儿臣愿为母后分忧,愿为太子登上皇位效力,只求皇兄日后照拂,做一个闲散王爷。
” 皇后见他态度诚恳,嘴角弯起一个弧度. 心里暗想,桓阅之,你确实有几分聪明,可惜命不好,希望你能多活几年,助我儿登上皇位。
她上前扶起桓阅之, “动不动就跪着,也不怕跪坏了身子,你是我儿子,不必如此客气,太子的事情我自会打点,富户那边,就有劳你去周全。
” 桓阅之恭恭敬敬告退。
事情进展很顺利。
近日皇帝都歇在皇后寝殿,皇后很懂得把握时机。
不经意间提起太子忧心那些富户,痛斥樊意龄的罪恶行径。
“哦,太子认为此举不可?” “太子体恤民情,更心痛陛下名声被樊意龄败坏。
近日都去周旋,只是他没有权利去处理事件,只能遗憾。
” “太子向来恪守本分,是朕最懂得礼数的孩子。
” 皇帝满意道。
“皇后可希望太子去处理此事?” 皇后听出了他的意思,忙不迭道, “此事敏感,太子虽有心,但怕有人趁此中伤,相信皇上自有人选,臣妾只是挂心儿子,不敢妄议前朝之事。
” 皇帝满意点点头, “你是最妥帖的,果真是朕的好皇后。
”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众多大臣奏请让二皇子审理案件,皇帝更加不悦。
直接就安排了太子主审此案。
太子很快理清了樊意龄的恶劣行径. 而另一侧,桓阅之已经打通各家关系。
富户们苦樊家久已,得知有太子这棵大树,并且由太
“阅儿太客气了,以后不许再拿这些东西来了,这么生分。
”皇后亲昵地说。
她对桓阅之态度已经好了很多。
“这是缪家的母后的谢礼。
如有机会,舅舅想亲自拜谢母后。
以后母后有任何需要,只管差遣。
” “亲家太客气了,我理应照顾你,当然也要照顾他们。
”皇后笑逐颜开。
“母后,今日儿臣还有一事相商。
” “你尽管说。
” “这些遭受樊意龄欺压的富户,其实跟缪家一样,都希望得到庇护。
而普天之下,能做到的也只有母后。
” “庇护你和缪家是本宫力所能及的事情,可若沾上其他家族,那可是干政了。
” 皇后不蠢。
“母后不方便出面,可太子确是最好的人选。
现在大部份富户的案件还等着审理,二皇兄有连带关系肯定不适合。
"但如果太子去审理案件呢?如果太子能够让这些富户自愿地上贡财富得到庇护呢?” 桓阅之引导她。
“本宫的确可以跟皇上说,让太子去处理,可太子也不能去强迫这些人上交钱财,这样跟樊意龄有何区别?” “如果母后信任,儿臣愿意为太子分忧。
太子不需要去做这些事,儿臣自会安排好。
” ”阅儿,你如此为本宫着想,本宫实在意外。
“ 皇后盯着桓阅之,疑心他是否另有阴谋。
“母后也知道我无依无靠,得母后庇护是属万幸,儿臣愿为母后分忧,愿为太子登上皇位效力,只求皇兄日后照拂,做一个闲散王爷。
” 皇后见他态度诚恳,嘴角弯起一个弧度. 心里暗想,桓阅之,你确实有几分聪明,可惜命不好,希望你能多活几年,助我儿登上皇位。
她上前扶起桓阅之, “动不动就跪着,也不怕跪坏了身子,你是我儿子,不必如此客气,太子的事情我自会打点,富户那边,就有劳你去周全。
” 桓阅之恭恭敬敬告退。
事情进展很顺利。
近日皇帝都歇在皇后寝殿,皇后很懂得把握时机。
不经意间提起太子忧心那些富户,痛斥樊意龄的罪恶行径。
“哦,太子认为此举不可?” “太子体恤民情,更心痛陛下名声被樊意龄败坏。
近日都去周旋,只是他没有权利去处理事件,只能遗憾。
” “太子向来恪守本分,是朕最懂得礼数的孩子。
” 皇帝满意道。
“皇后可希望太子去处理此事?” 皇后听出了他的意思,忙不迭道, “此事敏感,太子虽有心,但怕有人趁此中伤,相信皇上自有人选,臣妾只是挂心儿子,不敢妄议前朝之事。
” 皇帝满意点点头, “你是最妥帖的,果真是朕的好皇后。
”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众多大臣奏请让二皇子审理案件,皇帝更加不悦。
直接就安排了太子主审此案。
太子很快理清了樊意龄的恶劣行径. 而另一侧,桓阅之已经打通各家关系。
富户们苦樊家久已,得知有太子这棵大树,并且由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