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鲜亮的纹路
菠菜籽的嫩芽顶破樟木箱底的木缝时,藤蔓上的露珠正顺着叶脉往下淌。
那道水痕像串透明的项链,每滴坠落的轻响都像时光在继续鼓掌。
嫩红的子叶卷着细密的绒毛,叶尖顶着的露珠映出细碎的光,把箱底的老面、豌豆藤、向日葵都收进小小的圆里——像太奶奶的手捧着面镜,要给这圈暖照张新相,相里又添了道鲜亮的红。
安安和妹妹趴在箱边,小手同时悬在菠菜芽上方,指尖的温度让嫩芽轻轻颤了颤,像在回应。
妹妹的指甲缝里还沾着红彩笔,是昨夜画“太奶奶的笑脸”时蹭的,此刻正对着菠菜芽的嫩红,颜色几乎融为一体。
安安举着银簪跑来,簪尖在芽尖的露珠上轻轻一点,露珠滚落,砸在太奶奶的蓝布围裙上——围裙口袋里的布票还留着半个指痕,是1957年掐着的,此刻正对着姐妹俩的小手,指形叠得严丝合缝。
母亲端着太奶奶的粗瓷盆走进来,盆里盛着新焯的菠菜水。
“该给新纹添点红了。
”她的银镯子蹭过樟木箱,带起的气流让箱底的老花镜轻轻翻转,镜片反射的阳光在菠菜芽上跳成碎星,像外婆读报时,总爱指着的那些带圈的字。
安安往盆里撒了把向日葵籽,“让光也跟着红”;妹妹丢进颗豌豆,“让线也缠着红”。
母亲笑着摇头,却悄悄往水里撒了把老面,“甜的红才红得久”。
箱角的练习册被风吹到母亲的《算术》课本上,1983年的“应用题”旁,母亲少女时写的“要互助”三个字,被安安圈成了菠菜叶的形状,叶梗处正好连着妹妹画的两根藤蔓,一根缠向日葵,一根绕豌豆藤,像把四代人的日子捆成了束。
我忽然发现,课本扉页母亲贴的小红花,花瓣的纹路竟和菠菜芽的子叶重合——原来有些呼应,从来不需要刻意设计。
午饭时,朵朵把新蒸的菠菜糕放在樟木箱盖的“平安”二字上。
糕的热气在字上凝成水珠,顺着木纹往下淌,在箱底的老面旁积成小小的红溪。
安安和妹妹举着银簪在糕上戳出小孔,“给太奶奶的糕留个红脸蛋”。
母亲往孔里塞了颗枸杞,“红的脸蛋才精神”。
银簪尖穿过糕面的轻响,和太奶奶纳鞋底时,针脚穿过红布的回音重叠,像段温暖的红绸,在时光里反复缠绕。
午后翻晒外婆的读报笔记时,从夹页里抖出张泛黄的剪报。
1998年的“春分食青”旁,外婆写的“菠菜要带根吃”字迹旁,还沾着点红颜料,我把剪报夹进我的练习册,1990年的“自然课”里,我画的菠菜被安安涂成了嫩红,根须处被妹妹画成了年轮的形状,说“这是太姥姥的红绳子”。
老花镜突然从
那道水痕像串透明的项链,每滴坠落的轻响都像时光在继续鼓掌。
嫩红的子叶卷着细密的绒毛,叶尖顶着的露珠映出细碎的光,把箱底的老面、豌豆藤、向日葵都收进小小的圆里——像太奶奶的手捧着面镜,要给这圈暖照张新相,相里又添了道鲜亮的红。
安安和妹妹趴在箱边,小手同时悬在菠菜芽上方,指尖的温度让嫩芽轻轻颤了颤,像在回应。
妹妹的指甲缝里还沾着红彩笔,是昨夜画“太奶奶的笑脸”时蹭的,此刻正对着菠菜芽的嫩红,颜色几乎融为一体。
安安举着银簪跑来,簪尖在芽尖的露珠上轻轻一点,露珠滚落,砸在太奶奶的蓝布围裙上——围裙口袋里的布票还留着半个指痕,是1957年掐着的,此刻正对着姐妹俩的小手,指形叠得严丝合缝。
母亲端着太奶奶的粗瓷盆走进来,盆里盛着新焯的菠菜水。
“该给新纹添点红了。
”她的银镯子蹭过樟木箱,带起的气流让箱底的老花镜轻轻翻转,镜片反射的阳光在菠菜芽上跳成碎星,像外婆读报时,总爱指着的那些带圈的字。
安安往盆里撒了把向日葵籽,“让光也跟着红”;妹妹丢进颗豌豆,“让线也缠着红”。
母亲笑着摇头,却悄悄往水里撒了把老面,“甜的红才红得久”。
箱角的练习册被风吹到母亲的《算术》课本上,1983年的“应用题”旁,母亲少女时写的“要互助”三个字,被安安圈成了菠菜叶的形状,叶梗处正好连着妹妹画的两根藤蔓,一根缠向日葵,一根绕豌豆藤,像把四代人的日子捆成了束。
我忽然发现,课本扉页母亲贴的小红花,花瓣的纹路竟和菠菜芽的子叶重合——原来有些呼应,从来不需要刻意设计。
午饭时,朵朵把新蒸的菠菜糕放在樟木箱盖的“平安”二字上。
糕的热气在字上凝成水珠,顺着木纹往下淌,在箱底的老面旁积成小小的红溪。
安安和妹妹举着银簪在糕上戳出小孔,“给太奶奶的糕留个红脸蛋”。
母亲往孔里塞了颗枸杞,“红的脸蛋才精神”。
银簪尖穿过糕面的轻响,和太奶奶纳鞋底时,针脚穿过红布的回音重叠,像段温暖的红绸,在时光里反复缠绕。
午后翻晒外婆的读报笔记时,从夹页里抖出张泛黄的剪报。
1998年的“春分食青”旁,外婆写的“菠菜要带根吃”字迹旁,还沾着点红颜料,我把剪报夹进我的练习册,1990年的“自然课”里,我画的菠菜被安安涂成了嫩红,根须处被妹妹画成了年轮的形状,说“这是太姥姥的红绳子”。
老花镜突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