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摇人摇人
初见刘徽时,常康正在卫青府上做农具。
一个只喜欢摆弄各种木头铁器的人,常康在卫青府上也是例外,轻蔑不屑于他者比比皆是。
在卫青府上住了半年,常康明显能够感受到,他终是没有出头的机会。
他会的本事,难登大雅之堂,不为朝堂所能容。
本来常康想好,准备离开。
这时,刘徽到卫青府上,四处闲逛时,注意到他做的东西,常康想起初初见刘徽时,那会儿他压根没拿刘徽当回事。
一个孩子,常康跟那么多成人道了工艺的重要性,对国家,对人民的好处,都没有一个人当回事,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怎么可能。
偏是常康认为绝无可能的事,在刘徽这儿迎来新的开始。
刘徽见他手巧,问起他所做的农具有何用处,得知他自荐不成,没能入刘彻之眼,他所写的以工艺或可强国利民之说,也不为刘彻所采纳,如今,常康准备离开长安了。
乍一听,刘徽马上向常康提出,想看看他的文章。
常康当时想,一个孩子,看得懂吗? 得知刘徽是大汉未央公主。
未央公主呢。
此女出生时天降异象,有士称,这位公主将来定为国之栋梁。
而且自她出生之后,受制于人的大汉天子,自此开始收拢属于他的权利。
因而,此女很是受宠。
再者,不过是看他的自荐文章罢了,常康没有不给的理由。
这一看,常康便得了刘徽带回上林苑,而且向常康保证,他研究出来的东西,只要于民有利,她可以保证推广于民。
就常康刚研究出来的农具,如今已经在大汉一点点的普及。
那就算是刘徽送给常康的第一份礼,以证明刘徽并非只是一个哄人的主儿。
更别说,刘徽哪怕年纪小,对他们这些制作各种工艺的人,很是喜欢,甚至惊叹于他们手如此巧,更能有那诸多奇思妙想。
冶铁工艺的改进,没有人知道,其实是在刘徽的有意无意引导之下,才会迅速成功。
别人怎么看刘徽常康不知,常康反正以刘徽为伯乐。
是以,他也开始在得知刘徽想要引来更多像他一样的人时,想起多年认识的好友。
他们未必没有为国为民之心,无奈他们都只会这些为人所不耻的奇技淫巧,哪怕做出来了,也未必见得能够推广,为天下百姓所用。
有刘徽在就不一样了。
但凡只要是他们研制出来,对百姓有利,对大汉有利的东西,刘徽都会在第一时间向刘彻举荐,推广至大汉,惠及于民。
故,常康对刘徽越发敬佩。
“谢公主。
”常康深深的冲刘徽作揖。
刘徽赶紧避开道:“不仅是像常先生一样的人。
各类人才,不拘什么样的,天文地理,算术耕种,凡有一技之长,先生但有认识的,不妨请他们都来。
只要他们有一颗为民造福之心,本宫向先生保证,必不会让他们明珠蒙尘。
” 人啊人! 刘彻想治理好天下,费尽心思,用尽办法征召天下人才。
刘徽想手里有牌,同样不例外得要拢人。
她人小。
她跟人讨人,没有人会当她是一回事,正因如此,刘徽才会往自家舅舅府上去,想着要是能捡个漏也是好的。
常康夫妻,绝对是正好符合刘徽的要求,也属于她捡漏来的。
科技发展,别人不知道其中的重要性,刘徽知道! 世人以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奇技淫巧,那藏了多少科学家,淹没多少人才? 没有人要的人,她要啊! 正好有常康他们改进冶铁工艺后,刘彻似乎意识到这些人并非一无用处。
刘徽提出要求要多养几个,刘彻已经决定由着她,随她闹腾去。
心里惦记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的刘徽,正要寻一个合适的人,慢慢引导,让人改进那么一些技术。
人,还得要人。
正好一个常康让刘徽意识到,他有人脉的。
而且都是跟他差不多的人,既如此,用一个常康引来更多人!要是可以,刘徽还想,要怎么样继续把更多的工艺改进! 常康感受到刘徽灼灼的目光,真切感受到刘徽对人才的渴望。
“耕种也行?”常康抓住的重点不太一样。
刘徽激动得昂头道:“当然。
民以食为天,能把田种好的人,这也是一技之长。
” 种田怎么了?地种好了,一年两季的水稻,翻倍的粮食产量,这不重要? “常先生,你认识的人,别管他们有什么样本事,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你只管把人都叫来长安。
要是没有路费,我出。
”一看常康迟疑的犹豫,刘徽是压抑不住内心的欢喜,来几个会种田的呢。
咱们一起研究下粮食产量好不? 粮食,民以食为天,要是能够把粮食产量提高,那是多好的事。
常康原以为刘徽可能在开玩笑,听到刘徽要包路费时,常康意识到,刘徽说真的。
“如此,我去信说与他们。
”常康深吸一口气,终是下定决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劳常先生。
我一会儿让人把钱送过去,钱要是不够,先生同我说,我再送。
”刘徽迫不及待。
常康自是没有意见,正事谈完,这便离去。
刘徽抱着竹简进屋放下,顾不上和卫子夫见礼。
手都酸痛死了。
卫长公主早回来了,看到刘徽抱的竹简,还有她在那儿揉手的动作,“都说让你找几个人跟着,我看看你的手。
” 看,刘徽双手都有些发青了。
卫子夫同样看见了,心疼的道:“去请太医。
” 刘徽反而不在意道:“不用,压久了活活血就好。
刚刚在门口碰见常先生,聊了些事耽搁而已。
今天赚的一百金,阿姐让人送到常先生那儿去。
” “一百金全都送过去?”卫长公主正给刘徽按手,听到刘徽的话,惊得张大嘴。
“送过去,常先生有用。
”刘徽坚定吩咐。
卫子夫对刘徽没让请太医的事,只好让人拿来药酒递给卫长公主。
她有孕在身,药酒不好沾。
恰在此时,刘彻来了。
看到刘徽双手臂的黑青,当下拧眉追问:“怎么回事?” “没事没事,我刚刚抱些竹简回来,压着了。
”刘徽急忙解释,不忘行礼。
卫子夫和卫长公主都起身同刘彻福身见礼。
刘彻摆摆手,不悦拧眉,“伺候的宫人都干什么用的?” 卫长公主看着满殿的宫人都急忙跪下,战战兢兢,解释道:“阿徽最近不肯让人跟着伺候。
” “连护主都不懂的人,要她们何用。
”刘徽理直气壮的回答。
刘彻抬眼望向刘徽,刘徽一脸正色道:“没用的人就不要。
” 这霸道不容人的语气,让刘彻笑了,还真是眼里不容沙子。
“罢了,你去给公主安排几个人。
懂武艺的。
”刘彻笑归笑,同方物吩咐,直接解决刘徽的问题。
啊,一听刘彻要给她亲自安排人,刘徽喜形于色,嘴角笑意浮现,随之又道:“父皇,要是父皇给的人同样没用,我也不要。
” 卫子夫真是有时候恨不得把刘徽的嘴捂上。
谁料刘彻不以为然,反而道:“连护主都不会,任你处置,不必留。
” 这下刘徽那叫一个高兴,赶紧跑到刘彻跟前道:“父皇最好了。
” 刘彻挑挑眉,对刘徽多年的拍马屁,早已经习惯,却还是受用。
“让太医过来瞧瞧。
”刘彻吩咐,自有人去请太医。
对于刘徽放在一边的竹简,刘彻拿起其中一份,坐到上方看起来,一看,当下问:“哪儿来的?” 卫子夫在刘彻之侧跽坐下,刘徽顺势收拾起竹简道:“和东方中郎拿酒换的。
” 一听酒,刘彻眉心跳跳,“他鼻子倒是尖得很。
” “是呢。
父皇,我闻着今天的酒香好像更浓了。
今日姑姑帮我大忙,我让人给姑姑送了一大坛酒,父皇要尝尝味道吗?”刘徽想着刘彻的嘴最叼,能让刘彻称好的酒,不怕没有人要。
酒呢,黄酒去腥。
刘徽巴巴的等着刘彻下文。
刘彻忆起上回刘徽让人送来的酒,道是让他试试酒味,比他之前喝过的都要浓烈,是难得的好酒。
“不是说还没成?”刘彻没有忘记前几日他让人问刘徽要酒,刘徽回了一句时间没到。
“再过几日味道会更好。
这不是姑姑帮我一个大忙,珍宝奇物,姑姑应有尽有,我那点藏品上不了台面。
连父皇都称赞期待的酒,姑姑应该也会喜欢。
”每日一小酌,刘彻喜欢,平阳公主同样喜欢。
刘彻想到的是,“给了东方朔多少?” ……怎么的? “一斤。
一两换一本书。
”刘徽如实答。
谁料刘彻一听马上道:“东方朔占大便宜了!” 刘徽啊的一声。
一两酒换一本书,真便宜了? “你如今还有时间看书?”刘彻想到刘徽上午读书习武,下晌练兵,还要往常康那儿跑。
还有功夫看书? “看书的时间哪能没有。
”刘徽瞪圆眼睛,看书呢,一等一的大事,能不能干别的事,看书不能不看。
要知道这个时代好些书,在后世都失传了,刘徽知道自己要学习的地方多着,看书要养成习惯。
“你注意些,莫累着。
让人取酒。
”刘彻吩咐完,指向刘徽归拢在一起的竹简道:“以后得了书,往我那边送一送。
” 这意思,刘彻也要看。
刘徽笑笑问:“父皇有空?” 收获刘彻拿了竹简轻敲她的头。
“把金子送过去,再让常先生取酒,一壶。
”刘徽吃疼归吃疼,捂着头吩咐。
“才刚挣到手的金子,都没捂热。
”卫长公主对刘徽要把刚拿到手上,都没能捂上一捂的金子送出去,有些发愁刘徽到底能不能挣到钱。
谁料刘徽道:“阿姐,做生意没有投入哪有回报。
想当年秦国的丞相吕不韦,本为商贾之身,初初遇见秦王异人时,那是直接将一半的家财都给异人。
“甚至为了让在赵国作为质子的异人回到秦国,多方走动,送了无数奇珍异宝,最后成功把异人弄回秦国,一步一步扶持异人成为秦国太子,秦王。
他也因此成为秦国丞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凡吕不韦小气那么一点,他都成不了事。
所以,钱嘛,挣来就是花的,有投入才有收获,不能小气吝啬,会把福气赶走。
一个只喜欢摆弄各种木头铁器的人,常康在卫青府上也是例外,轻蔑不屑于他者比比皆是。
在卫青府上住了半年,常康明显能够感受到,他终是没有出头的机会。
他会的本事,难登大雅之堂,不为朝堂所能容。
本来常康想好,准备离开。
这时,刘徽到卫青府上,四处闲逛时,注意到他做的东西,常康想起初初见刘徽时,那会儿他压根没拿刘徽当回事。
一个孩子,常康跟那么多成人道了工艺的重要性,对国家,对人民的好处,都没有一个人当回事,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怎么可能。
偏是常康认为绝无可能的事,在刘徽这儿迎来新的开始。
刘徽见他手巧,问起他所做的农具有何用处,得知他自荐不成,没能入刘彻之眼,他所写的以工艺或可强国利民之说,也不为刘彻所采纳,如今,常康准备离开长安了。
乍一听,刘徽马上向常康提出,想看看他的文章。
常康当时想,一个孩子,看得懂吗? 得知刘徽是大汉未央公主。
未央公主呢。
此女出生时天降异象,有士称,这位公主将来定为国之栋梁。
而且自她出生之后,受制于人的大汉天子,自此开始收拢属于他的权利。
因而,此女很是受宠。
再者,不过是看他的自荐文章罢了,常康没有不给的理由。
这一看,常康便得了刘徽带回上林苑,而且向常康保证,他研究出来的东西,只要于民有利,她可以保证推广于民。
就常康刚研究出来的农具,如今已经在大汉一点点的普及。
那就算是刘徽送给常康的第一份礼,以证明刘徽并非只是一个哄人的主儿。
更别说,刘徽哪怕年纪小,对他们这些制作各种工艺的人,很是喜欢,甚至惊叹于他们手如此巧,更能有那诸多奇思妙想。
冶铁工艺的改进,没有人知道,其实是在刘徽的有意无意引导之下,才会迅速成功。
别人怎么看刘徽常康不知,常康反正以刘徽为伯乐。
是以,他也开始在得知刘徽想要引来更多像他一样的人时,想起多年认识的好友。
他们未必没有为国为民之心,无奈他们都只会这些为人所不耻的奇技淫巧,哪怕做出来了,也未必见得能够推广,为天下百姓所用。
有刘徽在就不一样了。
但凡只要是他们研制出来,对百姓有利,对大汉有利的东西,刘徽都会在第一时间向刘彻举荐,推广至大汉,惠及于民。
故,常康对刘徽越发敬佩。
“谢公主。
”常康深深的冲刘徽作揖。
刘徽赶紧避开道:“不仅是像常先生一样的人。
各类人才,不拘什么样的,天文地理,算术耕种,凡有一技之长,先生但有认识的,不妨请他们都来。
只要他们有一颗为民造福之心,本宫向先生保证,必不会让他们明珠蒙尘。
” 人啊人! 刘彻想治理好天下,费尽心思,用尽办法征召天下人才。
刘徽想手里有牌,同样不例外得要拢人。
她人小。
她跟人讨人,没有人会当她是一回事,正因如此,刘徽才会往自家舅舅府上去,想着要是能捡个漏也是好的。
常康夫妻,绝对是正好符合刘徽的要求,也属于她捡漏来的。
科技发展,别人不知道其中的重要性,刘徽知道! 世人以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奇技淫巧,那藏了多少科学家,淹没多少人才? 没有人要的人,她要啊! 正好有常康他们改进冶铁工艺后,刘彻似乎意识到这些人并非一无用处。
刘徽提出要求要多养几个,刘彻已经决定由着她,随她闹腾去。
心里惦记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的刘徽,正要寻一个合适的人,慢慢引导,让人改进那么一些技术。
人,还得要人。
正好一个常康让刘徽意识到,他有人脉的。
而且都是跟他差不多的人,既如此,用一个常康引来更多人!要是可以,刘徽还想,要怎么样继续把更多的工艺改进! 常康感受到刘徽灼灼的目光,真切感受到刘徽对人才的渴望。
“耕种也行?”常康抓住的重点不太一样。
刘徽激动得昂头道:“当然。
民以食为天,能把田种好的人,这也是一技之长。
” 种田怎么了?地种好了,一年两季的水稻,翻倍的粮食产量,这不重要? “常先生,你认识的人,别管他们有什么样本事,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你只管把人都叫来长安。
要是没有路费,我出。
”一看常康迟疑的犹豫,刘徽是压抑不住内心的欢喜,来几个会种田的呢。
咱们一起研究下粮食产量好不? 粮食,民以食为天,要是能够把粮食产量提高,那是多好的事。
常康原以为刘徽可能在开玩笑,听到刘徽要包路费时,常康意识到,刘徽说真的。
“如此,我去信说与他们。
”常康深吸一口气,终是下定决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劳常先生。
我一会儿让人把钱送过去,钱要是不够,先生同我说,我再送。
”刘徽迫不及待。
常康自是没有意见,正事谈完,这便离去。
刘徽抱着竹简进屋放下,顾不上和卫子夫见礼。
手都酸痛死了。
卫长公主早回来了,看到刘徽抱的竹简,还有她在那儿揉手的动作,“都说让你找几个人跟着,我看看你的手。
” 看,刘徽双手都有些发青了。
卫子夫同样看见了,心疼的道:“去请太医。
” 刘徽反而不在意道:“不用,压久了活活血就好。
刚刚在门口碰见常先生,聊了些事耽搁而已。
今天赚的一百金,阿姐让人送到常先生那儿去。
” “一百金全都送过去?”卫长公主正给刘徽按手,听到刘徽的话,惊得张大嘴。
“送过去,常先生有用。
”刘徽坚定吩咐。
卫子夫对刘徽没让请太医的事,只好让人拿来药酒递给卫长公主。
她有孕在身,药酒不好沾。
恰在此时,刘彻来了。
看到刘徽双手臂的黑青,当下拧眉追问:“怎么回事?” “没事没事,我刚刚抱些竹简回来,压着了。
”刘徽急忙解释,不忘行礼。
卫子夫和卫长公主都起身同刘彻福身见礼。
刘彻摆摆手,不悦拧眉,“伺候的宫人都干什么用的?” 卫长公主看着满殿的宫人都急忙跪下,战战兢兢,解释道:“阿徽最近不肯让人跟着伺候。
” “连护主都不懂的人,要她们何用。
”刘徽理直气壮的回答。
刘彻抬眼望向刘徽,刘徽一脸正色道:“没用的人就不要。
” 这霸道不容人的语气,让刘彻笑了,还真是眼里不容沙子。
“罢了,你去给公主安排几个人。
懂武艺的。
”刘彻笑归笑,同方物吩咐,直接解决刘徽的问题。
啊,一听刘彻要给她亲自安排人,刘徽喜形于色,嘴角笑意浮现,随之又道:“父皇,要是父皇给的人同样没用,我也不要。
” 卫子夫真是有时候恨不得把刘徽的嘴捂上。
谁料刘彻不以为然,反而道:“连护主都不会,任你处置,不必留。
” 这下刘徽那叫一个高兴,赶紧跑到刘彻跟前道:“父皇最好了。
” 刘彻挑挑眉,对刘徽多年的拍马屁,早已经习惯,却还是受用。
“让太医过来瞧瞧。
”刘彻吩咐,自有人去请太医。
对于刘徽放在一边的竹简,刘彻拿起其中一份,坐到上方看起来,一看,当下问:“哪儿来的?” 卫子夫在刘彻之侧跽坐下,刘徽顺势收拾起竹简道:“和东方中郎拿酒换的。
” 一听酒,刘彻眉心跳跳,“他鼻子倒是尖得很。
” “是呢。
父皇,我闻着今天的酒香好像更浓了。
今日姑姑帮我大忙,我让人给姑姑送了一大坛酒,父皇要尝尝味道吗?”刘徽想着刘彻的嘴最叼,能让刘彻称好的酒,不怕没有人要。
酒呢,黄酒去腥。
刘徽巴巴的等着刘彻下文。
刘彻忆起上回刘徽让人送来的酒,道是让他试试酒味,比他之前喝过的都要浓烈,是难得的好酒。
“不是说还没成?”刘彻没有忘记前几日他让人问刘徽要酒,刘徽回了一句时间没到。
“再过几日味道会更好。
这不是姑姑帮我一个大忙,珍宝奇物,姑姑应有尽有,我那点藏品上不了台面。
连父皇都称赞期待的酒,姑姑应该也会喜欢。
”每日一小酌,刘彻喜欢,平阳公主同样喜欢。
刘彻想到的是,“给了东方朔多少?” ……怎么的? “一斤。
一两换一本书。
”刘徽如实答。
谁料刘彻一听马上道:“东方朔占大便宜了!” 刘徽啊的一声。
一两酒换一本书,真便宜了? “你如今还有时间看书?”刘彻想到刘徽上午读书习武,下晌练兵,还要往常康那儿跑。
还有功夫看书? “看书的时间哪能没有。
”刘徽瞪圆眼睛,看书呢,一等一的大事,能不能干别的事,看书不能不看。
要知道这个时代好些书,在后世都失传了,刘徽知道自己要学习的地方多着,看书要养成习惯。
“你注意些,莫累着。
让人取酒。
”刘彻吩咐完,指向刘徽归拢在一起的竹简道:“以后得了书,往我那边送一送。
” 这意思,刘彻也要看。
刘徽笑笑问:“父皇有空?” 收获刘彻拿了竹简轻敲她的头。
“把金子送过去,再让常先生取酒,一壶。
”刘徽吃疼归吃疼,捂着头吩咐。
“才刚挣到手的金子,都没捂热。
”卫长公主对刘徽要把刚拿到手上,都没能捂上一捂的金子送出去,有些发愁刘徽到底能不能挣到钱。
谁料刘徽道:“阿姐,做生意没有投入哪有回报。
想当年秦国的丞相吕不韦,本为商贾之身,初初遇见秦王异人时,那是直接将一半的家财都给异人。
“甚至为了让在赵国作为质子的异人回到秦国,多方走动,送了无数奇珍异宝,最后成功把异人弄回秦国,一步一步扶持异人成为秦国太子,秦王。
他也因此成为秦国丞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凡吕不韦小气那么一点,他都成不了事。
所以,钱嘛,挣来就是花的,有投入才有收获,不能小气吝啬,会把福气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