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尴尬的事
在常康和韩祭兄妹说话时,刘徽和霍去病一道赶在回城的路上,霍去病道:“不管他们?”
“不管。
他们又没有相互介绍,我们只当看不见。
反正他们无论有多少心思,又没有想过对我们不利,韩先生和韩夫人愿意教我们那些本事可是实打实的。
”刘徽认的是好处。
拿了好处怎么可以不认?管他们之间有多少恩怨,一向刘徽不问众人来历,打算,一视同仁就好。
霍去病幽幽的道:“没想到他们有真本事。
” 刘徽同样想不到。
她纯纯是看到豆腐迈不开腿,想到豆腐的营养价值,只想把这做出豆腐来的人忽悠一通,最好把豆油都想办法做出来。
那以后百姓能够吃到油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
“要是他们合不来,另外再给他们安排一处。
”霍去病同样是得了好处极为大方的人。
刘徽爽朗的应道:“好。
” 一会儿的功夫,两人骑马抵达宫门前,翻身下马,自有人牵马。
两人一刻都没敢耽误,迅速往未央宫去。
刘彻已经在未央宫门前等着他们。
远远瞧见他们行来,刘彻想到两人外出几个月,风风火火干下的事,嘴角笑意不由加深。
“父皇,陛下。
”两人站定在刘彻不远处,朝刘彻见礼。
刘彻伸手,两人马上跑过来,由着刘彻一手牵了他们一个道:“虽然瘦了,都长高了!” 刘徽重重点头道:“那是当然。
我们正是长高的时候。
” “去椒房殿,你母亲都在等着你们。
”刘彻打量两人,虽说两人脸上都显露出疲惫,然而神采奕奕,不难看出他们的状态极好! 刘徽笑盈盈的道:“好啊好啊,我和表哥可想父皇了。
我们还是第一次离开家那么久。
” 谁不喜欢听好听的话,别管真的假的,反正刘彻在这个时候听着刘徽的想他,视线落在刘徽和霍去病身上,刘徽分外认真点点头,力证她是真的想。
霍去病…… 不太习惯把这些话说出口,难掩尴尬的脸上了。
“父皇快看,表哥脸红了。
”刘徽一个侧身注意到霍去病脸上的红晕,马上告诉刘彻。
刘彻也转过头,注意到霍去病这会儿连耳根都红了,含笑道:“倒是难得。
” “难得难得。
父皇还没见过表哥脸红吧?我也是第一次见。
表哥是害羞还是不好意思?”刘徽眼睛亮闪闪的追问,不确定霍去病是哪一种情绪。
霍去病瞪了刘徽一眼,“徽徽。
” 便是不愿意再听刘徽询问。
刘徽扮了一个鬼脸,不为所动。
“朕也没有见过阿徽脸红。
”看见霍去病脸红,刘彻想起刘徽也从来没有脸红和不好意思,也好奇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看到刘徽露出女儿态的时候。
“那父皇可得看好了。
您教的,得脸皮厚,心黑。
”刘徽自问脸皮一向厚,不管啥事,想让她不好意思,暂时是不可能的。
刘彻伸手捏上刘徽的脸,刘徽瞪眼。
捏脸什么的,过分吗? “建书阁,建学校。
阿徽,你这就准备开始了?”刘彻提起正事。
“闲来无事,反正有盐利在手,此时不为更待何时。
”刘徽坦然相答。
刘彻深邃的双眸扫过刘徽问:“为大汉孕以天下之才,以令天下有取之不尽的才可用,无论何时都可以不受制于人?” “然也。
”刘徽这点初衷,坦然告诉刘彻。
“如此,长安更应该建起最大的书阁,再建一个学校,太学和你的学校两两相结合,互补。
”刘彻便给刘徽定下目标,刘徽毫不犹豫的道:“诺。
” 刘徽应得爽快,眼珠子一转问:“父皇,书阁和校址,是要建城中,还是城外?” “何意?”刘彻不知刘徽因何有此一问。
刘徽笑眯眯的道:“要是建城里,城里没有那么多的空地。
” 没有那么多的空地? 长安城的空地有那么少? 刘彻询问的视线落在刘徽身上,刘徽双手比划道:“我要建一个比县城还要大的学校。
让它成为大汉朝最大的学校。
不仅是读书,我还想把中科院搬过来,学习研究两不误。
治国平天下的人才要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如中科院里的人,若不培养,试问等这一代的人都不在之后,还有人才可用?” 闻言,刘彻本来想说刘徽好大的口气,竟然还想建那样大的学校。
疯了吧。
没有想到刘徽的目标并非只培养一种人才,而是各方面的人才。
“父皇,若要培养各类的人才,是不是得要大一点的地方?在城里是不是不太够?”刘徽将宏愿道来,等着刘彻的下文。
刘彻无可反驳,开始想,城外哪里合适让刘徽建起这样的学校? “陛下。
”一会儿的功夫,椒房殿已至,宫人见礼,刘彻的视线落在刘徽身上,刘徽倒是同霍去病道:“表哥,我们先去沐浴,一路风尘,身上脏得很。
” “去吧。
”霍去病征询的望向刘彻,刘彻想起刘徽曾说过的,有孩子要讲卫生,身上不干净,容易让孩子生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据是刘彻盼了多年才盼来的儿子,他比谁都要希望刘据好。
刘徽要沐浴后再去见刘据,刘彻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可是,走了几步,两人都齐齐站住。
这是椒房殿,不是九华殿。
九华殿他们的寝室他们知道怎么走,可是椒房殿的位置他们不知道。
“父皇。
”不用霍去病开口,刘徽唤一声。
“带公主和霍郎君去他们的房间。
”刘彻莞尔,倒是都忘了,卫子夫封后,入主椒房殿时,刘徽和霍去病都不在家。
因而都一样,各不自知他们的房间在哪儿。
一旁的宫人们当下上前,分别领路。
刘彻进入正殿时,卫子夫领着卫长公主和刘适正在门口等着,唤一声陛下,父皇见了礼。
没有看到霍去病和刘徽,卫子夫不由问:“陛下,阿徽和去病呢?” “回来了,先去沐浴更衣。
一会儿就来。
”说话间刘彻携卫子夫之手走入殿内。
摇篮里一个白胖胖的孩子正在安睡,正是刚出生不久的皇子刘据。
“父皇,弟弟可乖了。
”卫长公主小声的道一
他们又没有相互介绍,我们只当看不见。
反正他们无论有多少心思,又没有想过对我们不利,韩先生和韩夫人愿意教我们那些本事可是实打实的。
”刘徽认的是好处。
拿了好处怎么可以不认?管他们之间有多少恩怨,一向刘徽不问众人来历,打算,一视同仁就好。
霍去病幽幽的道:“没想到他们有真本事。
” 刘徽同样想不到。
她纯纯是看到豆腐迈不开腿,想到豆腐的营养价值,只想把这做出豆腐来的人忽悠一通,最好把豆油都想办法做出来。
那以后百姓能够吃到油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
“要是他们合不来,另外再给他们安排一处。
”霍去病同样是得了好处极为大方的人。
刘徽爽朗的应道:“好。
” 一会儿的功夫,两人骑马抵达宫门前,翻身下马,自有人牵马。
两人一刻都没敢耽误,迅速往未央宫去。
刘彻已经在未央宫门前等着他们。
远远瞧见他们行来,刘彻想到两人外出几个月,风风火火干下的事,嘴角笑意不由加深。
“父皇,陛下。
”两人站定在刘彻不远处,朝刘彻见礼。
刘彻伸手,两人马上跑过来,由着刘彻一手牵了他们一个道:“虽然瘦了,都长高了!” 刘徽重重点头道:“那是当然。
我们正是长高的时候。
” “去椒房殿,你母亲都在等着你们。
”刘彻打量两人,虽说两人脸上都显露出疲惫,然而神采奕奕,不难看出他们的状态极好! 刘徽笑盈盈的道:“好啊好啊,我和表哥可想父皇了。
我们还是第一次离开家那么久。
” 谁不喜欢听好听的话,别管真的假的,反正刘彻在这个时候听着刘徽的想他,视线落在刘徽和霍去病身上,刘徽分外认真点点头,力证她是真的想。
霍去病…… 不太习惯把这些话说出口,难掩尴尬的脸上了。
“父皇快看,表哥脸红了。
”刘徽一个侧身注意到霍去病脸上的红晕,马上告诉刘彻。
刘彻也转过头,注意到霍去病这会儿连耳根都红了,含笑道:“倒是难得。
” “难得难得。
父皇还没见过表哥脸红吧?我也是第一次见。
表哥是害羞还是不好意思?”刘徽眼睛亮闪闪的追问,不确定霍去病是哪一种情绪。
霍去病瞪了刘徽一眼,“徽徽。
” 便是不愿意再听刘徽询问。
刘徽扮了一个鬼脸,不为所动。
“朕也没有见过阿徽脸红。
”看见霍去病脸红,刘彻想起刘徽也从来没有脸红和不好意思,也好奇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看到刘徽露出女儿态的时候。
“那父皇可得看好了。
您教的,得脸皮厚,心黑。
”刘徽自问脸皮一向厚,不管啥事,想让她不好意思,暂时是不可能的。
刘彻伸手捏上刘徽的脸,刘徽瞪眼。
捏脸什么的,过分吗? “建书阁,建学校。
阿徽,你这就准备开始了?”刘彻提起正事。
“闲来无事,反正有盐利在手,此时不为更待何时。
”刘徽坦然相答。
刘彻深邃的双眸扫过刘徽问:“为大汉孕以天下之才,以令天下有取之不尽的才可用,无论何时都可以不受制于人?” “然也。
”刘徽这点初衷,坦然告诉刘彻。
“如此,长安更应该建起最大的书阁,再建一个学校,太学和你的学校两两相结合,互补。
”刘彻便给刘徽定下目标,刘徽毫不犹豫的道:“诺。
” 刘徽应得爽快,眼珠子一转问:“父皇,书阁和校址,是要建城中,还是城外?” “何意?”刘彻不知刘徽因何有此一问。
刘徽笑眯眯的道:“要是建城里,城里没有那么多的空地。
” 没有那么多的空地? 长安城的空地有那么少? 刘彻询问的视线落在刘徽身上,刘徽双手比划道:“我要建一个比县城还要大的学校。
让它成为大汉朝最大的学校。
不仅是读书,我还想把中科院搬过来,学习研究两不误。
治国平天下的人才要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如中科院里的人,若不培养,试问等这一代的人都不在之后,还有人才可用?” 闻言,刘彻本来想说刘徽好大的口气,竟然还想建那样大的学校。
疯了吧。
没有想到刘徽的目标并非只培养一种人才,而是各方面的人才。
“父皇,若要培养各类的人才,是不是得要大一点的地方?在城里是不是不太够?”刘徽将宏愿道来,等着刘彻的下文。
刘彻无可反驳,开始想,城外哪里合适让刘徽建起这样的学校? “陛下。
”一会儿的功夫,椒房殿已至,宫人见礼,刘彻的视线落在刘徽身上,刘徽倒是同霍去病道:“表哥,我们先去沐浴,一路风尘,身上脏得很。
” “去吧。
”霍去病征询的望向刘彻,刘彻想起刘徽曾说过的,有孩子要讲卫生,身上不干净,容易让孩子生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据是刘彻盼了多年才盼来的儿子,他比谁都要希望刘据好。
刘徽要沐浴后再去见刘据,刘彻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可是,走了几步,两人都齐齐站住。
这是椒房殿,不是九华殿。
九华殿他们的寝室他们知道怎么走,可是椒房殿的位置他们不知道。
“父皇。
”不用霍去病开口,刘徽唤一声。
“带公主和霍郎君去他们的房间。
”刘彻莞尔,倒是都忘了,卫子夫封后,入主椒房殿时,刘徽和霍去病都不在家。
因而都一样,各不自知他们的房间在哪儿。
一旁的宫人们当下上前,分别领路。
刘彻进入正殿时,卫子夫领着卫长公主和刘适正在门口等着,唤一声陛下,父皇见了礼。
没有看到霍去病和刘徽,卫子夫不由问:“陛下,阿徽和去病呢?” “回来了,先去沐浴更衣。
一会儿就来。
”说话间刘彻携卫子夫之手走入殿内。
摇篮里一个白胖胖的孩子正在安睡,正是刚出生不久的皇子刘据。
“父皇,弟弟可乖了。
”卫长公主小声的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