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君临故都见遗策 残阳如血论兴衰
兴庆府的城门,在吱呀的沉重呻吟声中,向大宋的天子彻底敞开。
赵桓端坐于乌骓马之上,面沉如水。
他并未立刻催马入城,那双深邃的眼眸,如同最冷静的猎鹰,越过城门洞那幽暗的深邃,审视着城内的一切。
街道两侧,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党项军民。
他们像被惊雷吓住的羊群,畏缩地挤在一起,眼神中充满了麻木、恐惧、好奇,以及一丝深藏的、不易察觉的仇恨。
阳光尚未完全驱散晨雾,将赵桓和他身后那三千名身着玄色铁甲的御前班直的影子,长长地投射进城内,仿佛一道由钢铁与意志铸成的黑色界碑,将昨日的西夏与今日的大宋分割开来。
沉默,是此刻唯一的主题。
空气凝重得仿佛要滴下水来。
“杨再兴。
”赵桓的声音打破了这死寂,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末将在!”杨再兴策马上前,他一身银亮盔甲,手持沥泉神枪,眉宇间英气逼人,如同出鞘的利剑。
“你带五百骑,为朕开路。
”赵桓淡淡地说道,“告诉城中军民,朕入城,只为吊民伐罪。
凡有敢于滋事、阻挠王师者,杀无赦!” “末将遵旨!”杨再兴眼中精光一闪,猛地一挥手。
五百名御前班直的精锐骑兵,动作整齐划一地催动战马,如同一道黑色的洪流,缓缓涌入城门。
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哒、哒、哒”的清脆声响,每一下,都像是敲在城中军民的心坎上。
他们没有呼喊,没有奔腾,只是以一种沉稳而压抑的姿态缓缓推进,那份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杀气,比任何叫嚣都更具威慑力。
街道两侧的人群,如潮水般向后退去,为这支天兵让开了道路。
“元帅。
”赵桓这才将目光转向身旁的折可求。
“臣在!” “入城事宜,按预案行事。
”赵桓的声音依旧平稳,“各部司、各营伍,严守军纪。
朕要让兴庆府的百姓看看,何为王师,何为仁义。
但有滋扰百姓、抢掠财物者,无论官阶,立斩不赦!” “臣遵旨!”折可求沉声应道,随即调转马头,向身后的传令官下达了一连串清晰的命令。
号角声再次响起,不再是冲锋的急促,而是维持秩序的沉稳。
一队队宋军甲士迈着整齐的步伐,如潮水般分流,向城中各处要道、府库、武库而去。
他们的军纪严明,目不斜视,与城中百姓想象中“胜者”的骄横截然不同,这让许多原本惊恐的民众,心中稍安,却又生出更深的敬畏。
城门外,那黑压压跪伏在地的赫连雄等一众降将,自始至终,赵桓都没有再看他们一眼。
仿佛他们只是一堆无足轻重的尘埃。
直到杨再兴的副将前来,用冰冷的刀鞘拍了拍赫连雄的肩膀。
“赫连将军,陛下有旨,命你等随军入城,暂押府衙,听候发落。
” 赫连雄僵硬地抬起头,满嘴苦涩。
他看着那面巨大的“宋”字帅旗,在无数兵士的簇拥下,缓缓移入了他曾经誓死保卫的城池。
赵桓并未立刻前往那座象征着西夏百年统治的皇宫,而是对身旁的胡寅说道:“胡卿,带上一队皇城司的人,随朕去一个地方。
” 胡寅心中虽有疑惑,但不敢多问,立刻应道:“臣遵命。
不知陛下欲往何处?” “去已故西夏礼部尚书,李仁爱的府邸。
” 此言一出,不仅胡寅,连一旁的折可求都露出了些许讶异之色。
他没想到,官家入城后,第一个要见的,既不是被囚的李乾顺,也不是象征权力的皇宫,而是一个已经死去的敌国忠臣的府邸。
李仁爱的府邸位于城东一处僻静的街巷。
当赵桓一行人抵达时,这里早已被宋军接管。
府邸大门紧闭,上面交叉贴着两张巨大的白色封条,封条上盖着赫连雄的枢密院大印,旁边还站着几名宋军甲士。
胡寅上前,亮
赵桓端坐于乌骓马之上,面沉如水。
他并未立刻催马入城,那双深邃的眼眸,如同最冷静的猎鹰,越过城门洞那幽暗的深邃,审视着城内的一切。
街道两侧,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党项军民。
他们像被惊雷吓住的羊群,畏缩地挤在一起,眼神中充满了麻木、恐惧、好奇,以及一丝深藏的、不易察觉的仇恨。
阳光尚未完全驱散晨雾,将赵桓和他身后那三千名身着玄色铁甲的御前班直的影子,长长地投射进城内,仿佛一道由钢铁与意志铸成的黑色界碑,将昨日的西夏与今日的大宋分割开来。
沉默,是此刻唯一的主题。
空气凝重得仿佛要滴下水来。
“杨再兴。
”赵桓的声音打破了这死寂,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末将在!”杨再兴策马上前,他一身银亮盔甲,手持沥泉神枪,眉宇间英气逼人,如同出鞘的利剑。
“你带五百骑,为朕开路。
”赵桓淡淡地说道,“告诉城中军民,朕入城,只为吊民伐罪。
凡有敢于滋事、阻挠王师者,杀无赦!” “末将遵旨!”杨再兴眼中精光一闪,猛地一挥手。
五百名御前班直的精锐骑兵,动作整齐划一地催动战马,如同一道黑色的洪流,缓缓涌入城门。
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哒、哒、哒”的清脆声响,每一下,都像是敲在城中军民的心坎上。
他们没有呼喊,没有奔腾,只是以一种沉稳而压抑的姿态缓缓推进,那份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杀气,比任何叫嚣都更具威慑力。
街道两侧的人群,如潮水般向后退去,为这支天兵让开了道路。
“元帅。
”赵桓这才将目光转向身旁的折可求。
“臣在!” “入城事宜,按预案行事。
”赵桓的声音依旧平稳,“各部司、各营伍,严守军纪。
朕要让兴庆府的百姓看看,何为王师,何为仁义。
但有滋扰百姓、抢掠财物者,无论官阶,立斩不赦!” “臣遵旨!”折可求沉声应道,随即调转马头,向身后的传令官下达了一连串清晰的命令。
号角声再次响起,不再是冲锋的急促,而是维持秩序的沉稳。
一队队宋军甲士迈着整齐的步伐,如潮水般分流,向城中各处要道、府库、武库而去。
他们的军纪严明,目不斜视,与城中百姓想象中“胜者”的骄横截然不同,这让许多原本惊恐的民众,心中稍安,却又生出更深的敬畏。
城门外,那黑压压跪伏在地的赫连雄等一众降将,自始至终,赵桓都没有再看他们一眼。
仿佛他们只是一堆无足轻重的尘埃。
直到杨再兴的副将前来,用冰冷的刀鞘拍了拍赫连雄的肩膀。
“赫连将军,陛下有旨,命你等随军入城,暂押府衙,听候发落。
” 赫连雄僵硬地抬起头,满嘴苦涩。
他看着那面巨大的“宋”字帅旗,在无数兵士的簇拥下,缓缓移入了他曾经誓死保卫的城池。
赵桓并未立刻前往那座象征着西夏百年统治的皇宫,而是对身旁的胡寅说道:“胡卿,带上一队皇城司的人,随朕去一个地方。
” 胡寅心中虽有疑惑,但不敢多问,立刻应道:“臣遵命。
不知陛下欲往何处?” “去已故西夏礼部尚书,李仁爱的府邸。
” 此言一出,不仅胡寅,连一旁的折可求都露出了些许讶异之色。
他没想到,官家入城后,第一个要见的,既不是被囚的李乾顺,也不是象征权力的皇宫,而是一个已经死去的敌国忠臣的府邸。
李仁爱的府邸位于城东一处僻静的街巷。
当赵桓一行人抵达时,这里早已被宋军接管。
府邸大门紧闭,上面交叉贴着两张巨大的白色封条,封条上盖着赫连雄的枢密院大印,旁边还站着几名宋军甲士。
胡寅上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