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 第288章 君临故都见遗策 残阳如血论兴衰

第288章 君临故都见遗策 残阳如血论兴衰 第2页

目录
    出赵桓的御驾金牌,甲士们立刻躬身行礼。

    一名校尉上前,小心翼翼地撕开封条,拉开了沉重的府门。

    一股尘封与血腥混杂的淡淡气息,从门内逸散而出,让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赵桓翻身下马,迈步而入。

     府内,一片死寂。

    院落中的陈设还算整齐,但地上随处可见早已干涸的暗褐色血迹,以及打斗挣扎留下的凌乱痕迹。

     正堂的灵堂早已被砸得稀烂,那块写着“大夏故礼部尚书李公仁爱之灵位”的牌位断成两截,倒在香灰之中。

     这里没有哭声,没有活人,甚至没有一具完整的尸身。

    显然,赫连雄在执行李乾顺的屠戮命令后,又匆匆“清理”了现场,试图掩盖其罪行。

     然而,这死寂的现场,远比任何哭喊都更具冲击力。

    它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忠良之家,在一个疯狂君主的屠刀下,是如何被彻底毁灭的。

     赵桓默默地走上前,俯身拾起那半截灵牌,用自己的衣袖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牌位上那几个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惋惜,有敬佩,更有对李乾顺那般君主的极度鄙夷。

     他将牌位重新立在残破的供桌上,从张望手中接过三炷香,点燃后,郑重地躬身拜了三拜。

     “李尚书,大夏虽亡于昏君之手,然你的忠骨,朕敬之。

    你泉下有知,当可安息。

    ”赵桓的声音很轻,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你遗策中所忧之事,朕,绝不会让它发生。

    ” 这一幕,让跟在身后的折可求、胡寅等人心神剧震。

    他们看着赵桓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畏。

    这位年轻的帝王,其胸襟与气度,远非常人所能及。

     凭吊完毕,赵桓转身,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停在了胡寅脸上。

     “胡卿,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想?” 胡寅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臣心中悲愤。

    李仁爱虽为敌臣,然其忠心耿耿,死而后已,实乃人臣之楷模。

    而李乾顺之暴虐,竟至屠戮忠良满门,其亡国,实乃天理昭彰,罪有应得!” “说得好。

    ”赵桓点了点头,话锋一却转,“然则,朕若问你,若李仁爱未死,朕兵临城下,他会献城归降否?” 胡寅一怔,这个问题他从未想过。

    他沉思良久,才艰难地开口:“回陛下,以李尚书之风骨,臣以为……他宁可以身殉国,亦不会开门迎降。

    ” “然也。

    ”赵桓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这便是忠臣与能臣之别。

    李仁爱是忠臣,却非能臣。

    他忠于李乾顺,忠于大夏,却不知当此君昏国亡之际,当以保全族人百姓为先。

    他的死,可敬,可叹,却也不足惜。

    ”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胡寅和折可求的心上。

    他们似乎第一次理解了这位帝王心中那杆与众不同的标尺。

     赵桓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又将目光转向折可求。

     “元帅,你乃将门之后,世代镇守西陲。

    朕问你,若你是那赫连雄,在当时之境,会作何选择?” 这个问题比刚才的更加诛心。

    折可求脸色一肃,抱拳沉声道:“回陛下,臣世代为大宋之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绝无二心!若臣为赫连雄,必与李仁爱一般,死战到底,以身殉国!” “好一个死战到底!”赵桓忽然冷笑一声,“若朕是那李乾顺,也要拉着你折家满门、太原军民一同陪葬,你亦死战否?” “这……”折可求顿时语塞。

    他可以为国捐躯,但要让他看着全族和治下百姓白白送死,他……他做不到。

     “看,这便是人性。

    ”赵桓的语气变得悠远,“忠义二字,说来容易,做来却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一头是君国,一头是家族、百姓、自己的性命。

    当君王贤明,国泰民安之时,这两头是合一
目录
返回顶部